维丹阁 >风水知识

徐姓的来源 简短

  徐姓的来源(1)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徐氏为颛顼!皋陶之后、夏禹时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国!春秋时、徐国被吴国灭后,徐子的遗族以原国名“徐”为氏!(2)清代满族姓氏!、

姓方的历史来源

  源流一!源于姜姓   出自远古帝王神农氏裔孙雷之后,属于3612以封邑名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义》及《世本》等的记载。相传上古帝王神农氏之代孙帝榆罔之子雷。在黄帝与蚩尤大战之时0061立下大功。封于方4916山(今河南中北部。西起洛阳龙门,东至密县东境!绵延于伊川!偃师。巩义。登封。荥阳,密县境内的嵩山)。后人以封邑为氏!称为方雷氏。后逐渐省文简化分衍为方氏!雷氏。   源流二!源于姬姓   ① 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方相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② 出自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源流三、源于官位 8095  ① 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方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② 出自先秦时期时期官吏方伯!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③ 出自秦朝时期官吏尚方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源流四!源于翁姓   出自唐代后期 !闽国时期福建莆田人翁何 后代翁乾度之后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源流五、源于满族方佳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六,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包括傣族、回 族、土家族、朝鲜族、高山族、壮族等、、房型布局风水

孙姓的历史来源

  孙姓源出有七: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康叔的后代。康叔于西周初年受封于卫、建立卫国,康叔的8世孙卫武公和。因助周攻灭西戌。被2529周平王赐为公爵!武公有个儿子叫惠孙、他受封享用“戚”(今河南省濮阳)那个地方的产物,惠孙的后代崇敬惠孙、就以他的名字“孙”为姓、世代相传。成为孙姓的大宗、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是楚国的贤臣。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氏。此后又形成了孙姓的另一大宗。     3、出自田氏!陈历公的儿子陈完、避难到齐国。改称田氏!田完的五世孙田恒无宇的小儿子田书?为齐国的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封于乐安,赐姓孙氏。其后有孙武子、为吴将。     4、出自子姓。是商汤王后裔比干之后。比干受殷纣王所害后。其子孙避难隐姓!以本为王族之子孙之故,遂改为孙氏,   5、出自夏侯氏,据《汉书》载:夏侯婴为滕令奉军。号滕公、其曾孙5202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公主,故公子孙又为孙氏!     6!出自荀姓,是战国学者荀子的后裔,荀子名荀况,时0054人尊为荀卿,后世子孙遂为荀氏。后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改为孙姓。后部分孙姓未恢复祖姓、遂成孙姓的一支。     7!出自他族改姓!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一支鲜卑族复姓拔拔氏改单姓孙氏。是为河南洛阳孙氏!     二!迁徙分布     孙姓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濮阳一带,始祖是惠孙,这一支与后来发源于山东出自妫姓的孙氏,构成了孙氏家族中较大的两支。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孙9347姓分支更趋繁多,使今人很难理清各支派的源流!孙氏最早的出自姬姓的一支!在秦灭以前的几百年间主要是繁衍于河南省境。其后主要繁衍于今东南沿沿海地区,出自妫姓起源于齐国的孙氏!主要集中繁衍于山东省境。后因齐国内乱。其子孙便首次南迁于江苏、浙江一带,秦汉时,山西太4710原一带的孙姓繁衍最为繁荣,形成了孙姓历史上最大的望族、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常年战乱?孙氏族人同其他中原士族一起大举南迁,南迁的结果、使孙氏的分布更为广泛!分布于浙江富阳、山西太原。湖北汉阳、陕西汉中、山东清河、河南洛阳等诸多地方、     三!历史名人     孙 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山东淄博人!应用了1798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编撰成   《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     孙 膑: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山东阳谷人!孙武的后裔、著有《孙膑兵法》、     孙 权:字仲谋!浙江富阳人。8084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具8738有雄才大略,骁勇无比 ,   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思邈:唐代著名的医学家、陕西耀县人。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   尊为药王!     孙奇逢:清初儒学名士,河北人,与李喁、黄宗羲齐名、并称"清初三大儒"! 著有   《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等。     孙中山: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始   人、广东香山人、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三民   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中共的   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9558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1925年在北   京病逝、遗著编为《中山全书》!...余下全文>>,大门左边与右边风水

徐氏家族历史和名人?

  中国古代史上的徐氏名人徐偃王 徐福 徐渭 徐光启 徐霞客徐敬业 徐建寅 徐达 徐淑 徐天德 徐大春徐安真 徐陵 徐稚 徐访 中国近代史上的徐氏名人徐继畲 徐世昌 徐润 徐树铮 徐悲鸿 徐志摩 徐邦道 徐庆璋 徐寿 徐建寅 徐锡麟 徐用仪 徐广缙 徐寿朋 徐桐 徐国泰 徐宗汉 徐培添 徐仁铸 徐进炲 徐勤 徐绍桢 徐致靖 徐延旭 徐有壬 徐希颜 徐耀 徐静仁 徐振鹏 徐骧 中国现代史上的徐氏名人徐特立 徐向前 徐海东 只有这么多了,记不起来了。八运丑山未向阳宅设计

解释一下陈宇阳这个名字的来源主攻陈这个姓的古代名人和名人的历史事迹 谢谢 10分

  陈姓是我国的一个大姓,名人非常多。无法一一罗列,现简要介绍陈姓的名人中最有名的几个:   陈胜(?~前208)字涉!阳城(今河南省商水县)人、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戌渔阳、与阳夏人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旗、在陈县(今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声势浩大、震撼暴秦、起义失败后、被车夫庄贾杀害,此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意义深远。     陈平(!一公元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西汉名相。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西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4756很大贡献!     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6528平舆人氏(今河南平舆北)。东汉末大臣,汉桓帝时为太尉。汉灵帝时为太傅?此9031人为官耿直,颇硬项,桓帝朝!因犯颜直谏曾多次左迁,灵帝朝虽得信任重用?却因和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阉宦!事败而死。      陈实(104年—187年)、字仲弓。颍昌许昌人,生于汉和帝永元十六年,卒于灵帝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岁!(《续疑年录》作卒于中平三年,年八十三,此依《后汉书》本传)少为志好学,县令邓邵听其受业太学,司空黄琼辟选闻喜长!再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及党锢事起。事连实。余人均逃避。实自请囚!后遇赦出、汉灵帝初年、大将军窦武辟为掾属,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父死归葬、名士无吊者、让以为耻。实独往吊、及后复诛党人!让多所庇宥。故独得全、归1955乡后屡徵不起。卒、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制哀麻者2414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陈琳(约153-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陈群?字长文!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颍川(今河南禹州市)人?祖父陈寔为太丘长。父亲陈纪历任平原相、侍中!大鸿胪。叔父陈谌为司空掾。早卒。陈群早年被刘备辟为别驾、后举茂(秀)才。除柘(6883今河南柘城县)令!陈群不受!随父避难徐州。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入主徐州?辟陈群为司4084空西曹掾属!后又任萧(今安徽萧县)!赞(今河6248南永城)!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令。因父丧辞归、后又授以司徒掾。治书侍御史!又转参丞相军事,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封魏公!陈群为御史中丞!后又任尚书、封昌武亭侯,曹丕代汉、陈群为尚书令、晋爵颍乡侯!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并录尚书事。总揽朝政。次年。曹丕崩,陈群受遗诏辅政。魏明帝即位,晋封群颍阴侯!增邑五百、公元236年病逝!谥靖侯。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睿三朝。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0484巴西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三国志9194》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2148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义兴国山(今中国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     陈霸先(503-559)字兴国、汉族。南朝陈吴兴下若里(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人、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初仕梁,曾辅佐王僧辩讨平侯景之乱、天成元年(公元555年)!杀僧辩、立敬帝,自为相国!封陈王。败北齐、排僧辩馀党!受百姓3639所拥戴!后受禅称帝,国号陈!都建康。......余下全文>>!厨房刀具摆放风水禁忌

江西的王姓的来源及历史和现状 20分

  江西的王姓在全国来说不算多。但同样来源复杂!主要由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开闽王的后裔构成,其中尤以太原王的后裔王季友和王安石知名、在江西王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江西王姓同样来源广泛、但从总6839的来说、莫过于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开闽王四大支流、   “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始祖均为王子乔。只是到了王离这代才开始分开。长子王元、徙山东琅琊,成为“琅琊王”始祖、次子9136王威则仍居太原!遂为“太原王”始祖、“琅琊王”在赣的流传和分布情况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据王研7005会主任王令策介绍,永修县有个镇上的王姓村民曾翻出了家谱,上面记载为琅琊王的一支。流传已有400余年,至于太原王。则由唐0535玄宗开元年间王景肃开始,在江西的分布基本上已相当明了!   “三槐堂”虽然是王姓知名的堂号、但“三槐王”的来历、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记载说:五代末时!大名府莘县人王祐在自家庭院中种了三棵槐树!并说了吾之后世!必有三公。其后他的次子王旦果然官居宰相。又有记载说系出自琅琊王,在南昌县武阳镇三槐村王家、都说他们的始祖4284是五代——北宋的太原人王全斌,村中的1699《王氏家谱》记载:“从金陵迁徙豫章、仕宋刺史。亦镇丰城、” 9892  至于开闽王王审知、则是五代时河南固始人?五代3970动乱时期、他在福建采取保境安民政策!努力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被尊为“开闽王氏始祖”。后来他的儿子称帝,建立了包括江西在内的闽国!宋太祖敬仰王6839审知的德政!御笔题写了“入闽人祖”四个大字、此乃开闽王之由来!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到了西晋末年才开始逐步迁往江南诸省!早在公元618年以前、王氏就进入了我省的南昌!新建,丰城!宜春、瑞昌,都昌、广丰,上饶等地、北宋及以后!由于受辽。金侵扰!造成越来越多的中原人南迁。于是就有了更多的王氏后人进入了今天的上高!宜丰!清江!东乡、临川。金溪,浮梁等380670个县市、北宋末!南宋初由于战乱的原因!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移。迁入江西,安徽、四川、浙江和江苏等省!1368年明代以后,又有王家人进入高安、萍乡、万载,九江!贵溪、横峰!宁都。寻乌等20个县市、据《江西通志稿》不完全统计,截至清末。王姓氏族先后迁入了我省66个以上县市。但后人的研究表明、今天的婺源。德兴等很多县市仍有王氏人口没有统计进去,可以说王姓人口遍布江西各地!这些王姓、从源流9813上来说,主要还是上述四大支派的后裔组成的。这其中又以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后裔为最多?   太原王在江西有两支重要的后裔,一为王景肃缔造的豫章王氏!另一是以王明为始祖的临川王氏、   据省谱牒研究会副会长王炯尧介绍、豫章王的始祖——王仪?字景肃、唐高宗仪凤丁丑年(677年)生,于唐初由陕西京兆府万年县业里(一说为河南)徙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东湖菊花巷、为豫7834章王氏基祖?他生有三子:政!致、徵。即孟友。仲友、季友!三脉同宗、齐驱并发。以始祖开基地名而合称豫章王氏、   王徵字季友。为避旁人歧视。从东湖边辗转来到了丰城市槠山边的云岭里,在他仰慕的东汉高士徐孺子隐居地附近搭起了茅屋,躬耕苦读终结硕果、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高中,成为我省第一位状元!他善诗。任内常以诗会友,与李白。杜甫,张九龄等时相唱和。官至光禄大夫,御史中丞,其侄儿(王政之子)王仲舒(762年—623年)、字弘中、曾任左拾遗!元和初为吏部员外郎。穆宗时,任江西观察史。曾出官钱200万。代贫民输税。   王令策给记者提供了一本1949年修的《王世家乘》!上面记载:南昌市青少年宫对面的中国工商银行大楼这个位置就是当年王景肃入赣的首居地——当年名叫菊花巷,今名羊子街。就是他入赣的第一站。王氏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在这里8179建造了一座气势恢宏的江西......余下全文>>?2024年大发横财大生肖

信姓的来源

  信姓始祖为信陵魏无忌。信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 姓氏篇》,其姓源自信陵君魏无忌之后!据《风俗通义>>记载!战国5994时魏公子信陵君无忌之后裔!有以祖先封号中的信字作为氏者,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信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内蒙,山西等地。!屋前屋后的风水禁忌什

谁知道孙的姓氏来源的历史?

  孙姓氏来源孙     一,孙氏渊源 孙姓主要由五大来源组成:姬姓,芈姓、妫姓。子姓和外姓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之宝祭器。欲移6965康叔于卫,康叔死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春秋初!卫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之子公子惠孙!惠孙之孙武仲乙。武仲家族8376以祖父之字为氏,这支姬姓孙氏至少有2 7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源出芈姓、春秋初。楚王1636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孙叔敖居于期思。即今河南淮滨东南,这支芈姓孙氏也有2 600年的历史, 第三支系自妫姓?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公元前672年、陈厉公之子陈0506完逃奔齐国。改陈氏为田氏,齐景公(公元前547一前490年在位)时!陈完五世孙田桓子、8400即齐大夫田无宇,其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古城在今山3129东惠民!并赐姓孙氏,这支妫姓孙氏也有2 500多年的历史!     第四支血缘子姓,商朝末、朝纲混乱。纣王昏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2411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这支子姓孙氏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 第五支来自外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其他姓改孙姓的最主要的事件有:战国名士荀子的后裔在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名讳。改为孙姓。西汉滕公夏侯婴之曾孙夏侯颇,随外祖父姓而改姓孙!三国时孙坚部将俞河改姓孙,少数民族使用孙姓主要有:唐朝契丹人孙姓!清朝满洲八旗姓孙佳氏全族改孙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多数被同化成汉族孙姓。。坟地风水不好怎么办

姓“许”的来源

  【许姓起源】   许姓出自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炎帝神农氏是其远祖。因尧舜时代的著名贤人许由而得姓、许由、一作许繇!字武仲,一字道开、是上古时代一位高洁清节之士 ,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后世把许由和与他同时代的隐士巢父!并称为巢由或巢许、用以指代隐居不仕者!尧、舜禅让的故事,作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范。成为千古美谈。许由也因此成为古代隐士中最早名声显赫的一位!据传8963他曾做过尧,舜,禹的老师,后人因此亦称他为“三代宗师”! 晋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阳城槐里的地望!在4711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一带!许由死2221后葬于箕山?故箕山也叫许由山、《史记•伯夷列传6918》中司马迁就曾说过:“余登箕山?其上盖8380有许由冢云!”而《太平御览》引《西征记》云:“许昌城本许由所居”。在今天河南省的登封市!许昌市!禹州市!鄢陵县一带!沿颍河流域、 至今还流传着许多6972有关许由的传说!保存着大批有关许由的遗迹,许由及其部族活动的颍水流域,正是一4648千余年后西周武王分封姜文叔的许国的所在地!这从地域上说明许由和文叔之间是有传承关系的!所以,唐•颜师古在《急就篇•注》中说:“许氏?许由之后也、”南宋文天祥在《五云夏造许氏初修族谱序》中说:“按许氏。自由隐许,遂以为姓,今许州箕山有由所葬之处、即其地也,”事实说明、许由是许姓的始祖。登封箕山及7341颍水流域的许昌市鄢陵县等地是许姓的祖居地, 西周初年!周武王访三皇五帝之后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后,四岳伯夷的裔孙姜文叔、把他封在许地(今河南许昌东)。建立男爵许国!古今许多学者均认为四岳伯夷就是许由!文叔和许由一脉相承!春秋时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辗转迁徙。前506年迁于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到战国初,传至国君元公结时!被楚国灭掉(一说灭于魏)、子孙为纪念故国。以国名为氏,又形成了一批许姓居民?这就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说的:“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4403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的由来。这些许国子民中有一部分原本并不姓许,为了纪念故国、即以许国国名为姓、这成为早期许姓的又一个重要来源、是许姓的另一个得姓缘由,   郡望   汝南4812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客厅挂孔雀图风水好吗徐姓的来源和历史

姓贾的姓氏来源

  贾姓起源     [ 作者:song 转贴自:新疆旅游 点击数:156 文章录入:song ]     贾,是出自山西襄汾的姓氏。     贾姓是黄帝的后裔!其形成的两个源头都是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均出自0879古代的“贾”地,这个贾地、就是今山西西襄汾县!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贾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于公明、8116康王封之于贾?为贾伯,河东临汾有贾乡!即其地也!为晋所灭。以国为氏!晋公族狐惬之子射姑为晋太师。食邑于贾,字季他,亦号贾季!”     西周时,周康王姬别把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1082的小儿子公明封于贾。建立贾国。号为贾伯!作为周朝的附庸国!因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所4063以贾国为姬姓国?公元前678年、晋曲沃武公夺取了晋地、唐改称为晋。贾国的领土被吞并!贾亡国后,其后裔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就是贾氏!贾姓从此出现、     另一支是“以邑为氏4198”的贾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叫狐偃的大夫、是5209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重耳为公子时!出亡在外19年!狐偃忠心耿耿。一直随从他19年之久,为重耳出谋划策,重耳即位为晋君后、就尊狐偃为大夫,后来,狐偃的儿子射姑任晋国太师!晋襄公(重耳之4037子)把原贾国之地封给他,作为他的封邑。人称贾季、他5630的后代就以封邑名为姓氏了、     先秦时期的贾氏?除在今山西省境内发展外!已有迁至今河南,山东者。后来!河南的贾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又衍生出许多支派,汉朝时期的贾姓。已有人迁至今陕西、甘肃境内、到了唐、宋时期!贾姓居民已播迁到江南的许多地方!约于清代,贾氏已有移居海外者、今新加坡等国有贾姓华侨、     贾姓历史名人: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洛阳)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他18岁时就以能读诗书。善文章而为郡人所称道。文帝时。被推荐为博士!又迁大中大夫、后为8592梁怀王太傅!曾多次上书!批评时政。建议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削弱诸侯王势力。巩4937固中央集权!主张重农抑商!“驱民而归之农”、并力主抗击匈奴贵族的攻掠!所著政论有《陈政事疏》。《过秦论》等,   西汉水利家贾让,悉心研究前人治理黄河的历史,于公元前7年提出了著名的《治河三策》。   西汉政论家贾山。文帝时、以秦的兴亡为喻,8212上书言治乱之道!强调纳谏的重要。并以兴礼义为劝。名为《至言》,   东汉贾徽。史书称其是贾谊的后裔。作有《左氏条例》21篇、   东汉贾秀玉,贾谊的9世孙东汉时任武威太守、其之子贾衍。任兖州刺史!    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所著的《经传义诂》、《认难》等百余万言!在学术界垂9457名不朽,   太学生首领贾彪、为颍川定陵(今河南舞阳)人。   东汉末年贾诩(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谋士。被称为鬼才、   西晋贾充!晋初任司空,侍中、尚书令!其女名南风,为晋惠帝皇后,曾擅政十年,   北魏贾贾思勰(472-499):今山东益都人,北魏农学家、曾任北魏高阳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太守。他曾以文献中搜集到的资料和访问老农及自己观察!实验的心得!写成《齐民要术》一书!   唐代贾氏有两人任宰相。一个是沧州人贾耽。同时又是地理学家。一个是河南人贾餗、   贾岛(779-843):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唐代苦吟诗人,曾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推敲”的典故就出自其诗局“僧敲月下门”,有《长江集》,   9362北宋贾宪?数学家。   贾似道!南宋权臣!封太师!平章军国重事。   元代贾鲁!水利家!顺帝时任工部尚书总治河防,征发民工15万,军士 2万、堵塞黄河......余下全文>>。易经时代





徐姓的来源和历史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