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丹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结合老子三章写一篇感想

  [《老子心解》读后感(三)]五老子给人类开出的药方只有四个字:“修道、养德”大道至简至易!《老子心解》读后感(三)!这个药方比霍金的药方要切实可行、但是老子在论道时告诉天下人:“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所以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洋洋五千言,但还是让人感到“若昧”?“若退”,“若纇”,0240有一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我者希”的感觉!其实!“被褐而怀玉”的老子已经尽力了、他把如何修道,如何养德的基本方法已经散落到五千言的各个角落、老子的“有无相生”是在告诉天下人:“无”不仅能生“有”!“有”还能生“无”!人是“有”。所以人能生“无”、“无”1044是什么?“无”就是“天下母”。“无”就是“一”!“无”就是“朴”,得“无”就是得“道”,得“道”并不难、因为“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这不是拟人而是真实!要想得道!首先!要“涤除玄览”(《道德经》第十章)!清心寡欲,排除一切杂念。排除“令人目盲的五色”、“令人耳聋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令人心发狂的驰骋畋猎”(《道德经》第十二章)还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等等!只有排除杂念、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才0888能“宠辱不惊”!7887才能“致虚极、守静笃”!因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如果万物“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其次,是如何养德,修道之养德与我们现在的道德修养有所不同,修道中的养德与得道后的养德也不相同,现在的道德观基本遵照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原则。而老子却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老子的这种说法并不是象庄子那样贬低儒家的“仁”、“义”、“礼”、相反!老子认为大道被废之后,只有“仁”!“义”、“礼”才能支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礼”是忠信的5863不足也是祸乱的开始、当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连“礼”都抛弃了的时候?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是一个野蛮人,一个没有人性的民族、一个丧心病狂的国家、在彬彬有礼的表象下干出“烧。杀,抢。掠的野兽勾当,那么老子为什么又提出要“绝仁弃义”呢、这是修道的需要。而不是大道废了以后的需要!现在的道3264德观要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智者治国!而老子却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老子称修道之德为“玄德”,有人认为这是老子2192的“愚民政策”?也对!但5207从整章的意思来看,这是修道的需要、而不是治国的需要、现在的人们要求一个人从娘胎里就要学习?历经学前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本乃至研究生。博士生!而且要“活到老学到老”、而老子却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范曾先生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贴近老子:“这段话的标点!历来之学者作‘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使自己的解释陷入困境!其实老子的意思是必须和前面一章连起来看,才能明白……,”(《老子心解》35页)老子不仅要“为道!日损”。他甚至要“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当然老子也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报怨以德”与我们现在的道德观差不多一致、这是修道中的养德?得道之后、养德也非常重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一条、除了得道后的“圣人”可以做到,一般的“凡人”是很难做到的,善良7003的人我对他也善良这条能做到。但不善良的人我也要对他善良就很难做到.守信用的人我对他也守信易做到。但不守信的人我也要对他守信就很难做到、读后感《《老子心解》读后感(三)》,老子把这两条列为“德”的高度来认识。说明对得道后的“圣人”要求很高,“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这些都是对得道后的“圣人”之“德”的高要求。其三才是怎样修道。老子关于如何修道的总纲只有老生常谈的两句话: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一句话讲的是“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这是自然法则,与第二句话相对应也称为“顺”,象溪水一样从高处到低6695处顺流而下。第二句话讲的是“反”也就是“返”。是“逆”!是“倒”或称“颠倒”。是道的法则!也就是说,把第一句话给它“反”过来!“逆”过来、“倒”过来!“颠倒”过来、就能得到真一混沌之气、也就是能得“道”,正如古人所言:“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只要在中间这个地方颠倒过来、凡人就能成仙人。在具体谈这个问题之前。不得不温习一下老子的第四十一章?老子把人们对“道”的态度上分为三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前两种“上士”,6686“中士”不必多言!这第三种“下士闻道!大笑之”、笑什么,是开怀大笑、微笑,还是嘲笑,好像不是赞许的笑!应该是嘲笑,至少是冷笑!为什么笑、因为老子的“道”太可笑了!原来是这么个玩法,根本不可能、简直是耍笑天下人!怎么笑都无所谓,“不笑不足以为道”!还是看看老子是怎么说的吧、其实。老子的“反”。“逆”、“颠倒”的那个“中间”正在人体的中间,也就是性器官的位置、老子在第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玄牝之门”有很多译法。前面提到的河上公说是“口、鼻”为玄牝,不靠谱、现代有人译成“奥妙母性的生殖之门”。后者比前者显然进步了不少,似乎也不对,在这里老子的话并不隐晦、直译过来就是“玄牝之门、说的是天根和8595地根”,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玄牝之门”说的就是男根女根、即男女性器官!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顺”,我们知道。人类可以通过性达成人类的生息繁衍、古人认为、男人虽然为阳。但不是纯阳,阳中有阴、名真阴!藏于肾。女人虽然为阴但也不是纯阴。阴中有阳、名真阳。也藏于肾,这就是“负阴而抱阳”。男女交合时,真阴随精入女体,与女体真阳相遇,遂成真一混沌之气、这0294就是“冲气以为和”、遇真一混沌之气的男女双方瞬间挣脱宇宙的一切束缚进入虚空!呈无人无我。天人合一、实现《道德经》第廿五章之“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状态。甘露者。真阴真阳也、平民百姓人人可得!这也是老子所谓“二生三”的过程,孕育后所产婴儿因秉父母真一之气,虽属凡胎。但其在婴儿未孩之前真一5717之气充盈!精之至!和之至也。也就是老子所言“含德之厚”这一时期。婴儿舌抵上腭。骨弱筋柔而双手握固----正在练功呢。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是不敢螫!不敢据、不敢抟也。不知男女交合之事但小生殖器能勃起。整天嚎哭而嗓子不哑。此乃小神仙也。后来。父母!再后来!亲人,教他说话。让他懂得大人的意思……,再后来!学会认字、学会数数!逐渐有了知识!有了智慧。“为学。日益”、在这个过程中、2467也就是从婴儿之已孩开始。由于智慧不断提高、知识面的不断扩展、真一之真阳之气渐减!阴气渐升、男16岁。女14岁左右!阴阳各占一半!人也进入成年!再以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阳气又减、阴气又升!阴盛阳衰……,当阳气消耗殆尽的时候!便变成一团5526阴气随风而去!这就是“顺”,“逆则仙”!就是在男女交合的时候。男人的真阴之气不送给女体!反过来把女人之真阳之气设法“盗”过来!故有“道”者“盗”也之说!男人遂得先天真一混沌之气,这就是得“天下母”!这就是得“一”。得“朴”,得“道”,于是乎便便可以“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无为而无不为”,“1789治大国若烹小鲜”、于是乎便会觉得人类的智慧是何等渺小,于是乎会看到人类的能力是何等有限。于是乎会觉得自己是何等自在、何等神通……等等,等等。其具体做7982法老子没有详细论述,故不敢饶舌、但有一条必须说明:绝不是“房中术”、〔《老子心解》读后感(三)〕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9830此而有收益!】。

姓李的一个小孩会背易经,老子,孟子

  国家功底好、前0508途不可限量,多加培养造就吧!感情 面相

易经是谁写的?

  《易经》的时代、作者与内容,   时代--商末周初   作者--巫卜之流编纂而成   内容--    决吉凶!问休咎,    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集中记 录、    主要是以八卦交相配合。说明各种事物的变化发展、    八卦内容:八卦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    “系 辞 ” 上 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太极是世界总过程的开始,由太极生出天地、 有天地就有四时,四时运行!就变出雷风水火山泽来。雷风水 火山泽就演化出万事万物,2289这就说明了世界生成的整个程序, 易经就是这样以八卦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原理。    中心内容、主要是阐明宇宙之间具有一定的合法则性(易简)。但一切的事物却又在不停地变化发展(变易)。而同时又有一些处定不变的东西存在(不易)!〖宇宙千变万化受一个简单的法则支配,有一定规律可寻7151(易简),社会上的一切制度!仪礼、文物、器用,都会因时而变(变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间尊卑之序,长幼之伦!永不变(不易)〗    反映远古时代人文思想,文物制度和社会面貌,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思想的成长过程!     6. 《易经》中所反映的社会4851形貌及文字技巧!    父系家族制度的完成    “ 纳妇吉 ”“ 得妾以其子、” “ 子克家 ”等文句。    男子娶妻纳妾!女子出嫁,儿子承家的现象,在社会中已很普遍、    以男性为中心的一种社会体制、男9197性可以娶妾。继承家产、在社会享有完全的主权、父系家族制度至此便正式完成了!    国家组织的完备    天子!国君,王!公,诸侯、武人种种的名称、    “ 大君有令!开国承家”    可看出当日政治组9201织的进展,    祖先崇拜的产生    看出宗教演进的痕迹,    “ 自天之佑、吉无不利 ”,“ 王假有庙 ”等文句。    显示出对天帝9141和祖先的崇拜,在宗教的思想和仪式上!都有了进展,    农事工商业 、比以前发达。(大车、精美猎器、酒器!祭器!商人!买卖)     文字技巧--    比起卜辞也有了显著的进步、语言形式也有较高的成就,“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 文字颇简洁、“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 音节铿锵。描写生动!富有诗意,具一定艺术特色价值。,感情上遇人不淑的手相

老子今年七十岁,什么生肖?是什么生肖?

  1944年是一个闰年,是农历甲申年(猴年)!同时也是民国三十三年,满洲国康德十一年,日本昭和十九年。越南保大十九年,。感情不顺利怎么破解

老子今年七十四猜一动物?

  七十四!在年纪上是猴!9956但若是有个老子!也有可能代表老虎或老鼠,老鼠是子鼠、老子就全包括进去了。当然还得对照别的资料具体分析!!感情不顺怎么化解

道教是谁建立的,不是老子吗?

  老子图 道教 [1] 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易经》、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容易。一部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因此、道教的雏8230形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与道家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道家所讲的道学不是宗教,也不主张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之一!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2766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传达老庄思想、二者万万不可混同! 道教以“道”名教,9301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教 道教徒有两种:一种是神职教徒?即“道士”、据《太霄琅书经》、“人行大道。号曰道士、”“身心顺理,为道是从。故称道士。”他们按地域可分为茅山道士,罗浮道士等。从师承可分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宫观中教务可分为“当家”!“殿主”、“知客”等。。感情不顺手相

易经、老子、论语、孟子、韩非子、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 这些书哪本最值得看

  我认为这些书都值得看,关键看你有没有兴趣?易经、老子、论语都是很好的古书,冯友兰先生更是当代难得的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对于中国哲学的论述绝对是空前的!!感情不顺的女人面相

老子猜一生肖

  子!地支的第一位,十二生肖中为鼠,老子猜生肖即为老鼠。感情专一男人的八字

易经是谁写的,什么内容

  易经不是一个人写的。是三代圣人写的、伏羲,周文王(和周公)、孔子。伏羲写的是先天八卦。周文王写后天八卦,孔子编十翼!   易经恐怖。形成的时候。当时还没有字呢、所以被誉为“无字天书”。、感情专一的男人面相易经不是老子写的吗

《易经》是周文王在狱中写的吗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凡是有成就的学者,无不研究过它并得它的启示.然而,《周易》这部煌煌巨著的作者是谁呢?这是数千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谜题.   《周易》三圣说的人认为,《周易》中《易经》与《经传》两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   以伏羲作《易经》本身为证,其《系辞下》自称庖牲氏王天下,仰观俯家,始作八卦.《史记一·太史公自序》也说:伏羲纯厚,作易八卦”.在《曰者列传》中则进一阐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周本纪》则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前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孔子世家》却抬出孔圣人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仲尼弟子列传》则进一步佐证曰:“孔子传易于瞿”.   继承和拓展这一说法的是马融和陆续,他们认为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这是定论.只是他们把传说中的伏羲剔除了.与其稍有不同的是朱熹,他认为《易9662经》里面有伏羲的易,有文王的易,有孔子的易,在读易的时候,必须把这三个人的易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感情冷漠的面相





易经不是老子写的吗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