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丹阁 >风水知识

关于阿昌族的资料?

  族名:   阿昌族   achang zu   Ach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别名:“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   民族概况   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7792人口数为33936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和梁河县、潞西,盈江。腾冲!云龙等县也有少量分布,阿5126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为梁河!陇川!潞西3个方言、由于长期和汉族,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和傣语。0064习用汉文和傣文!有丰富的口1148头文学?历史上与景颇族、汉族、傣族,白族等关系密切,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时期对阿昌族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 他们聚居在高黎贡山余脉的丘陵山地!峡谷平坝、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阿昌族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阿昌族自古即以擅种水稻而闻名,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历史记载 5288  据清王凤文《云龙记往》载?云龙“俄昌”人!自其首领早慨始传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铁印券”!规定酋长以长子继承,开始了世袭制、早慨以后十余世!“俄昌”人日益强盛。与金齿。僰国皆通商。约10世纪、受大理王段氏封诰。当时外来商人教会阿昌人民种田、农业逐步发展、元。明设云龙州。大量白族!汉族人民相继迁入、这里的“俄昌”人、部分西西迁至腾冲一带,部分融合于白族,汉族中、   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腾冲一带。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元史地理志·金齿宣抚司》),明正德《云南志》认为即唐代的“寻传”人,那时“寻传”人属南诏的镇西节度管辖,还过着“俗无丝纩”!“散漫山中无君长”的原始生活!“寻传”人在发展过程中至元明时期已逐渐分化为阿昌族和景颇族中的一部分、   明洪武十六年(1383)左纳率部归顺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敕赐汉人段保为云龙州掌印土知州、阿昌族降为被统治民族,并向西南迁至德宏境内。渐失本土!   阿昌族聚居的户腊撒,明初属麓川宣7870慰使司,15世纪中叶、明将王骥三征麓川后。属陇川宣抚司!王骥分封其属官赖罗义和况本为把总!分别掌管户撒。腊撤。成为世袭领主!阿昌7060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8057打制铁器的技术、促进了阿昌族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   清初承袭了明代的土司制度、吴三桂把户腊撤地区改为“勋庄”、8251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年),废“勋庄”。仍归原先赖!况两家承袭,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户腊撒地区归腾越州管辖,乾隆年间。南甸土司辖区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领主交纳贡税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沦为附近汉,傣地主的佃户。同时受封建领主。地主的双重剥削、民国时期,云南军阀在陇川,梁河等地建设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国前夕,统治阿昌族达500余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纳“三大款”(官租!大烟款!地基银子)外、各寨还负担专门的劳役!   社会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1879阿昌族地区主要是封建领主经济、同时封建地主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普遍发生典当、抵押和买卖土地现象,不少阿昌族人民沦为附近汉。傣族地主2914的佃户?在阿昌族地区!农业!手工业较为发达、户腊撒烟草闻名于滇西,远销缅甸。“阿昌刀”为滇缅边境各民族所喜爱、是必备的生产工具。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刺绣!编织品等手工业品也都很有名?   新中国成......余下全文>>,

其他民族的风俗有哪些?

  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6415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9768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1009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8329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3322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8636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1553别村竞赛!城市、3877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西北角财位缺角摆什么

民族资料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2123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9401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3390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7101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lǐ)僳(sù)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9556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7810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1969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2848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0462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余下全文>>。房屋缺角到底有

搬家有什么风俗

  (一)「六组物品」先入宅 迁移(搬家)前要先准备下列六类日常生活之必须品:   1.米:用「米桶」装八分满的米.米桶裏放一个红包,内藏纸7024币,茶叶及九个铜钱(或硬币).   2.水:用「水桶」装七分满的水(水要从「旧居」处取).   3.碗筷: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碗筷,双数为吉.   4.畚箕,扫帚一对,上面绑红布.   5.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的内衣裤,枕头及床单.   6.旧有火炉,锅子及风扇.   搬家时将上述六类日常用品於择定的吉时先搬进新居的厨房,然后其他物品才可搬进新宅.如恐迁移后水土不服,另可携带一块旧居的泥土及姜入新宅.而要远行(出国)之人带点米及泥土随行,对克制水土不服听说颇为灵验的. 乔迁离开旧宅之前,互在房间留下一个「旧的钱包」,内放五枚硬币,在厨房留下「两个鸡蛋」及「一封红包袋(利是)」(「红包袋」(利是)内放「柏叶」及双数币值的「纸币」一张).「最后一件物品」或「最后一个人」要离开旧宅时,记得在旧宅之门前先洒一些米,然后才锁门离去.     (二)祭拜新宅「地基主」搬入新宅后,当天下午黄昏时分,依习俗通常要祭拜「地基主」(第琪子).听说「地基主」为「土神」或「宅神」,每栋房子都有,祭拜「地基主」能保家宅平安.或说:「地基主」为宅地的先住者,俗称「开基祖」.因后来宅第被别人侵占或沦落别人居住,俗信应祀拜之,始免於祸害.传说中的「地基主」,身材不高,祭拜时要在厨房门口或新宅之「后门」处,且摆放供品的桌子不宜太高.     祭拜「地基主」的供品如下:   1.家常饭菜(俗称「便菜饭」):一碗饭,一肉,一菜及一汤.   2.酒三杯.   3.红烛一对.   4.三柱香.   5.寿金,刈金及土地公金等「纸钱」.   待「三柱香」已燃烧三分之一以上时,即可在新宅大门口旁,焚烧「纸钱」(寿金,刈金,土地公金).烧完纸钱,收拾供品,祭拜「地基主」的仪式即算完成.   四,迁移(搬家)民俗喜忌   人们於「婚丧喜庆」时为祈求吉祥徵兆,自古以来民间即流传著一些喜忌的习俗.迁移(搬家)时,亦有一些   应注意的民俗喜忌:   1.搬家当天尽量说些吉祥话.   2.搬家当天家人不可哭哭啼啼的,不可乱发脾气,不可打骂小孩子.   3.搬家时不可和别人打招呼.   4.搬家当天不可午睡,也不可在新宅午睡,否则日后易生病.   5.搬家当天晚上,就寝前,应先躺下五分钟左右,随即起床再工作一下,表示「睡了还要再起床」(平常小孩睡新床亦然,先躺一下,就要其起床,不可直接入睡,表示「躺下还要再起来」),否则日后易生病.   6.搬家当天,宜在新宅煮一些开水及将电风扇在家中四方吹拨,以求「风生水起」.   7.当天晚上宜煮些甜汤圆,甜品,全家共食,表示一家团圆,甜甜蜜蜜之意.   8.搬家时要严防动到「胎神」.家中妇女有身孕时,尽量不要搬家.   万一非搬不可时,要让有身孕的妇女先行离开旧宅现场,且在旧宅每搬动一物,先用「新扫帚」扫一扫,如此可避免动到「胎神」.(「通书」均有记载每日「胎神」所占的位置,可参阅「胎神逐日所占游方定局」) 四,结语为应忙碌,异动,日趋频繁的现代工商社会,人们迁移(搬家)之需,整理「迁移(搬家)入宅择吉」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准备迁移者有所帮助,都能避凶趋吉,阖家平安.。别墅缺角平面图

土家族的生活习惯,民族风俗

  我这里讲下张家界土家族。喜欢吃辣、房屋依山而建,男耕女织。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土家人信奉白虎神、秋收时跳茅古斯舞以表示祭神和祈祷妇女怀孕罚另外还有哭嫁的习俗!   如果想知道权威的可以去百度百科里查询官方的。。怎么看房屋是否缺角

五十六个民族中那个民族的美食最好吃?

  吃什么都有!但有些禁忌。比如伊斯兰就不吃猪肉,满足不吃狗肉等等,发下文、列举一些各民族的习俗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1943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7946: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4019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7092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4935: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5210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4782——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8806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3052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8497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风水学,缺西南角

高山族有哪些独特的民族风俗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8751分为秦淮!曹!1898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3161传说和民歌等?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参考 baike.baidu.com/view/4280.htm、农打房屋缺角的化解

回族的风俗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与伊斯兰教分不开的。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规定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5152为信仰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民族节日,并规定节日放假1至3天!回族一年过的节日也主要是这三大节日,   节期是按伊斯兰太阴历计算出来的!节日在一年的哪一天、按日历计算。年年都有变化!   开斋节,阿拉伯语是尔代·费土尔。尔代的汉意是“节”的意思,尔代·费土尔就是开斋节、在新疆地方,称肉孜节或芦仔节是波斯语的音译。即斋戒封斋的意思,在伊斯兰历九月(来麦丹)封斋一个月。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可饮水进食。一月过后,伊斯兰十月初见新月而开斋不再封斋!   按规定!傍晚日落而食。东方鱼肚白停止餐饮、是谓封斋(守斋。把斋),庆祝开斋节则3322含有纪念艰苦、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意味!回回封斋控制饮食,律己怜贫,磨砺意志。耐力耐心!回族历经坎坷,备受艰辛。依然能自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耐力、在开斋节那天、穆斯林9572要穿着节日盛装,点燃芭兰香,到清2085真寺参加会礼!庆祝节日,这天广广大回族群众举行庆祝会,宁夏!甘肃、陕西、新疆穆斯林过节的气氛极为热烈,北京的回民中学和回民小学更是一片节日景象!回族青少年载歌载舞!欢乐开怀。庆祝自己的节日!各地的回族家庭都要香锅,用香油(芝麻油)炸油香。炸馓子,炸萨目撒!熬杏仁羊肉粥、炸油香还要馈赠至亲好友,乡亲邻居、共话节日,   宰牲节。是阿拉伯语尔代·阿祖哈尔的意译。又称古尔邦节、伊斯兰历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即自封斋日算起100天为古尔邦节!古尔邦!阿祖哈尔含有“牺牲”。“献身”之意!回族隆重过这个节日、有提倡牺牲自我,献身人类之精神的意思、宰牲节这一天6932穆斯林沐浴馨香!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回族群众根据自己条件宰鸡。宰羊,宰牛。然后分成“份肉”(一份一份的肉)接待宾客或分送亲友!   宰牲节的源起是什么呢?相传北部阿拉伯人始祖易卜拉欣一日梦见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其忠诚、当易卜拉欣正举刀一瞬间,安拉派特使送来一只绵羊!命其以羊代了!从此!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一种每年宰牲献祭的习俗、回族沿袭此习俗!每年都要隆重欢庆古尔邦节!以示纪念。   圣纪节,是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这一天又正好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这一天又称做“圣忌”!中国的穆斯林习惯将圣忌和圣纪合并纪念!称为办圣会!在清真:寺诵经纪念、然后与会者会餐!炸油香,吃打卤面全羊菜等, 浴礼)也就是洗礼!由三人承担、洗的顺序为先净下身,后洗头,面部,再从上到下。先右后左、洗遍全身、用两块浴巾分别擦试上身和下身。然后将亡人移至早已准备好的克番布单上,一层一层包裹好。用白布带系腰!扎紧头和脚!浴礼就此完成,!楼房缺角怎样化解

水族民族的风俗和习惯是什么?详细的!!

  待亲友所必需的食品、房屋建筑多系木质结构!历史上多为“千栏”式楼房,现在平房占多数、   水族热情好客、客人到家要主动打招呼!让坐、送水等,节日期间,客人到家、不论认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待,待客饮食中以酒为贵、贵客则以杀小猪及鱼招待。猪头。鸡头象征尊贵。所以鸡头要敬给客人,猪头留作饯行席的供祭品,   水族的家庭形式为一夫一妻制的父亲、招财猫鱼是风水么阿昌族的民族风俗资料

阿昌族在哪个省哪区

  云南德宏傣族7979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潞西等县,玄空飞星化煞





阿昌族的民族风俗资料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