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丹阁 >风水知识

求维吾尔族的饮食习惯和穿着习惯还有风俗

  风俗习惯   待客礼     维吾尔族是一个十分热情而又好客的民族,每当客人来他们家里作客时!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   客人来到后、主人在门口热情迎接,热情让座和互相问候。   款待客人的第一个程序是请客人喝茶。在喝茶时、要端出馕,方块糖!冰糖、葡萄干,杏干、瓜果及自己制作的各种小点心和饼干、   待客的茶是新烧的!有条件的还用大碗奶茶招待!他们还喜欢把馕掰碎放在碗里!让客人吃好喝好、   6219喝过茶后!还要做饭招待、用什么样的饭来招待客人。是根据不同的客人来定、如果远道而来的客人。常做"玉古勒"(银丝擀面)来招待,这饭有面有汤、吃了利于解除疲劳!如果是自己的朋友来做客!常常根据朋友们的口味来做各种饭食招待,除此之外,常作包子抓饭、油炸包子、拉条子或炒菜来招待!一般招待客人很少用一种饭菜!而是三、四种以上!让客人既吃到干的,也能吃得稀的!品尝到各种风味、让客人满 意、    吃过饭后,进行最后一道程序。那就是用烧茶5415或用水果!真是服务周到、显示出维吾尔族人热情好客的性格!   婚姻习俗     维吾尔族婚俗、包括订婚!结婚两个阶段、订婚时男方母亲在媒人"艾勒其"陪同下带衣料,砖茶和方块糖拜访女方家长。赠送礼品。关系正式确定后!男方父母根据女方要求送去彩礼。商量吉日、举行结婚仪式,   结婚这9796天早晨!在女家举行一种"尼卡"的宗教仪式、参加的人有新郎。新娘和伴郎,伴娘以及双方家 长、在阿訇连问三次新郎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新郎新娘一定要当众吃掉放在咸水碗里的两块小泡馕,以表示白头到老永远相爱!下5592午新郎在亲友们的簇拥下到新娘家迎亲、进大门时要给礼品才能放行,女方家给迎新的宾客赠手帕等礼物!   新娘离家出门时,迎亲乐队吹起唢呐打起手鼓唱起歌、载歌载舞。以示欢庆、出了大门!3399乐队在前面开道!新郎新娘乘车紧随其后、进了男方家门,男方揭开女方面纱,表示新生活开始。当晚男女双方各自8462在家设宴待客。举行"麦西来甫"晚会。欢歌曼舞,通宵达旦!婚后三天"回门"、这天男女双方要设宴款待双方的直系亲属和四邻友好。   驱鬼避邪     在维吾尔民间、当老人或就要被病魔夺去生命的病人处在弥留之际时、其亲属就请来一位阿訇到家里念经驱鬼避邪。同时,由阿訇用小木勺往弥留者的嘴唇上不断滴着“符水”、弥留4985者如果是福寿双全的老人!其儿孙还要把家里擀面时用的布单“苏铺位”拿到老人身旁展开。把老人的手掌按在上面,在上面5549留下他的掌印!这些民俗事象,都是以人们关于灵魂不灭、赏善罚恶!天堂地狱等信仰为背景的、维吾尔人认为!人处在弥留之际时如果没有阿訇在身边念诵驱返鬼经,不往嘴里滴符水!亚魔“邪伊坦”就会8132乘机而来!以其父母亲的形象出现在生命垂危者的眼前!引诱其魂灵骗入火狱中,这对死者是一个极大的不幸,在有些地区。当人暴病猝死!没有来得及往嘴里滴符水时,人们不定期会议论:“此人去的不干净!可能被拒之天堂大门之外”等等、人们认为。把寿星的掌印留在“苏铺拉”上面、就可以把福大寿长的“特性”留 住!遗传给1566后代子孙。   当弥留者气绝身亡时!阿訇立刻用早已准备好的白布将死者的下巴托起绑住。2049以防其下腭脱节闭不住 嘴。将来把裹尸布“咬住”,同时、也将死者的两只脚的大拇指拴在一起。以防一条腿压在中一条腿上“交叉”起来、人们认为、如果死者“咬住”了裹尸布,或者他的腿“交叉”起来没有发现就埋进了坟墓!那么灾祸将牵连他在阳世的亲属!人们出于这种提防心理!在洗尸时把那些绳结打开、洗完之后,7156尽管尸体早已僵硬,但......余下全文>>,

维吾尔族的节日风俗 5分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8647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俯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   节日期间杀羊或骆驼!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新婚排摆放

维吾尔族节日和风俗

维吾尔族的春节是诺鲁孜节 节日当天日出更以后,维吾尔人要做“诺鲁孜饭”。家家户户用剩馀的粮食和食物!加上多种佐料(也加野生调味佐料)煮成稠粥!称作“克缺”或“冲克缺”(丰盛粥)、做这种饭时、不再宰牲畜、从当天午时更起。维吾尔人成群结队地相互拜年、到日落更以后!每户请客吃饭!男女老少分别跳舞和唱歌、尽兴表达对新春的欢悦之情! 、新婚百天禁忌

维吾尔族有什么禁忌

 4872 你要问的是宗教禁忌还是民族禁忌!   1.维吾尔族人不吃大肉!这跟宗教有关、现也成了民族习惯了,   2.维吾尔3571族人不喝酒。但一部分人还在喝!维吾尔族人认为,喝酒是4645个坏习惯,不支持这种做法,汉族小子可以和老爷子一起喝酒。但维吾尔族里是不可能的、甚至不能跟老爷子谈论关于酒类的话、所以、维吾尔族里,相对他1419族酒鬼很少!   3. 吸烟也如此,是禁制品。不4737做烟酒生意,维吾尔族的吸烟人的比例远远低于汉族及其他民族。甚至有些村庄及乡镇不卖酒不卖烟,   4.不随地吐痰,有些人实在没有办法、才吐出来、一般情况下不会随地吐痰的,   5. 吃饭的时候不能放屁,可以打嗝儿、这是跟汉族人的习惯是相反的!   6.握手会面时?维吾尔族的小辈先伸手。因为小辈表示尊敬长辈!在汉族人的系习惯里,这是相反的,   7.老子和小子不能一起洗澡!甚至不看光身子。甚至朋友之0307间也有不看彼此光身的情况!但汉族人是相反的,   8. 维吾尔族妇女不会跟其他男人谈话的太长!毕业后也不会跟以前那样经常找男同学、除非有什么紧急事情,   9. 维吾尔族男人偷情不会找有夫之妇,所以。维吾尔族妇女的出轨率很低,出轨的基本上是维吾尔族男人、   我4858能想得到的?目前就这些。   你也知道、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的事情!但我保证!90%以上维吾尔族同意我这个看法,不要看偶尔破禁部分例子、   汉族人看他族很单纯、说是某个民族禁酒!就认为这个民族100%不喝酒、才算禁酒!看到100个人当中一个人喝了酒,就否认该民族的禁酒习惯、   我认为、某个民族的成员90%以上认为应该禁酒、而60%以上人不喝酒!30%偶尔喝酒,10%经常喝酒的话、你可以认为这个民族是个禁酒的民族、禁酒的伊斯兰教虽然来自于阿拉伯人!但很多阿拉伯人喝酒!甚至喝酒比例超过维吾尔族人。   所以想了解一个民族的习惯。不要看个别例子、要看0616大部分的群体及他们的看法?。新婚的禁忌

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不超过20字)

  7087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饭菜种类很多,有抓饭!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1243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女子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锡!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     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乐观开朗的性格。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有经商传统、同时传统手8992工业十分发达,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丝绸衣料,铜壶、小刀、民族乐器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新婚祝福语八字押韵

谁有好听的维吾尔族的名字啊 女生的

  女:阿依木尼沙姑丽、热依汉姑丽。开米尔叶!依帕尔姑丽,如仙姑丽。阿尔祖姑丽等等等……还有需要追问我……!新婚第一个月禁忌

维吾尔族主要节日有哪些

  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节日主要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10 月1日,又称拉玛丹节,中国新疆地区称肉孜节(Roza!波斯语、意为斋戒)。 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或“血祭”,维吾尔民族的古尔邦节同汉族的春节一样、节日气氛特别浓郁。 伊斯兰教0374创立后,穆罕默德将太阴历12月10日定为伊斯兰教的节日之一,这个日子恰恰是麦加朝觐活动的最后一天,这样!古尔邦节逐渐成了从11世纪初开始改信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诺鲁孜”0138一词来自古伊朗语?意为“春雨日”,相当于伊朗古太阳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历3月22日。达一天相当于汉族的春分,故而“诺鲁孜”节也叫迎春节、新婚被子有什么讲究

维尔维吾尔族的哪些风俗习惯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和田是新疆维吾尔人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提起和田。我们可能知道那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产玉石的地方,提起维吾尔族,我们眼前会浮现载歌载舞的情景、除了这些。课文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饶有趣味的维吾尔族风俗!     课文首先讲“我”在和田的一次经历,亲身感受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沙尘2994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飞奔的马车上“一个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恶劣的天气。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表达出“我”的惊奇。第2、3自然段详细介绍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馕。也是在土馕坑里烤成的”!连牧人最喜欢吃的“库乃其”也是在沙土火灰中烤熟的,而且维吾尔老乡还“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课文用列举法说明维吾尔人热爱2171土地的程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敬佩和惊叹!第4自然段写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第5自然段写维吾尔的姑娘漂亮!小伙俊朗,能歌善舞!姑娘“像花儿般绽放在5486风沙里”!“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动的比喻和准9934确的描述!说明了维吾尔5521人漂亮俊朗,浪漫风趣的特点。第6自然段写维吾尔人喜欢聚餐、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总结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3580是甜的,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生动形象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作者生动。准确、感情充沛地对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及民族风俗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8377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及民族风俗!汲取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营养。二是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8870耳听着!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1347地处大漠边缘的和田恶劣的自然环境?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并用“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的神态。动作描写。与下文维吾尔汉子在沙尘暴中驾车飞奔迎风引吭的形象进行对比,凸现维吾尔人的性格特征!     ②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谁又能想到维吾尔人著名的日常食品——馕!也是在土馕坑里烤成的。     作者用两个反问句式来表达和田维吾尔热爱土地的程度、色香俱全的烤肉出自土馕坑!日常食品也出自土馕坑,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对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敬佩和惊叹、      ③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0496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和田维吾尔人4016对土地的热爱!作者不但非常精练!形象地写出了大小,颜色。形态等维吾尔民族服2360饰的特点、而且把它们比作“一幅巨大的抽象画”,让原本“寂静而单调的沙漠9652”“平添了几分韵味”!     ④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5338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这个句子采用2725虚实结合的写法。赞美维吾尔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依然爱花。爱美的天性!沙土里种着花(实写),门框边,屋梁顶雕刻着花(虚写)。墙壁的挂毯上绣着花(虚写)!有维吾尔人的地方,就有盛开的花,     ⑤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这句话与课文第一句话遥相呼应,用一2469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句子(纵使……也……)!进一步说明和田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余下全文>>、新婚装修风水

维吾尔族风俗习惯70字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6859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   维吾尔族人民在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佛教!伊斯兰教传入后。逐渐成为全民族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对于维吾尔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4281活有着广泛与深远的影响。   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男子喜穿长袍(袷袢),妇女多爱在连衣裙上套对襟背心、男女老少都喜欢戴小花帽、他们的特色食品有"食囊",奶茶。抓饭,拉面,烤羊肉!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人的节日!除了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之外、还有"冒德路节"。"都瓦节"!"撒拉哈特曼节","巴拉特节"等。节日里不但唱歌跳舞。还经常举行叼羊、摔跤,滑雪,滑冰1241等娱乐活动、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9718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   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1503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   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5532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维吾尔族丧葬仪式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当8951死者临死前!亲友都来念"都瓦"告别,儿女在床前领受遗嘱、阿訇盖章证明,   死后,阿訇将"神水"嘀在死者嘴上表示祝其"升天"、买僧(职业宗教者)者伊麻木为死者净身。净身后缠白布,男性包三块,女性包五块、再在死者身上撒香料、   然后、将尸体放在"告那孜"清真寺里的公用抬尸木架上,抬往墓地,墓穴深长8037各二米、宽约一米!穴壁开洞!置尸于洞中。入葬前、由阿訇诵经。所有送葬人各抓一把土。再由一个人收齐放在尸体上、表示与死者诀别,葬后,在墓旁插一树枝。作为标记,   送葬时只须男性,妇女不许入坟地(死者妻女也不例外)。非穆斯林也可参加送葬。可静默告别。但要注意尊重民族习俗和信仰、   在死者死后三天!七天。二十天,四十天!周年,家属要做抓饭请亲友?为死者祝福,叫做"乃孜尔"!作"乃孜尔"因经济条件不同而有区别,近几年来。即使经济条件好的也比较简单了。,新婚铺床的讲究关于维吾尔族的风俗

台湾有哪些风俗?

  台湾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据截至1998年8月的统计,已达2181万多人,加金门!马祖的人口,总数为2186万多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31‰, 平0345均每平方公里586.83人。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万人、人口密度超过了广东,四川等省份。 台湾人口分布的特点是西密东疏、全岛人口多集中在西部平原!西部平原一共17个县市(台北,高雄、基隆!台中。新竹,嘉义!台南7个市和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云林,嘉义、台南、高雄10个县),面积为18、710平方公里!占全岛面积的52%、而人口则占全岛总人口的86.1%, 中部和东部多是丘陵和山地!共有5个县(南投!屏东。台东。花莲,宜兰)。面积17!063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3040积的48%,人口只占全岛人口的13.9%, 台湾同胞绝大部分为汉族!约占全省人口的98%、1946年以前,他们中的80%左右祖籍福建!其中以漳(州),泉(州)人为最多、约20%祖籍广东?以梅(县),潮(州)人为最多!故全省通行闽南话。1949年前后自大陆去台湾的人则各省都有!少数民族占人口的2%,约40万人左右, 台湾原住民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平埔族又分为蛤仔难,凯达格兰!道卡斯。拍则海!巴拔埔拉!巴布萨。洪雅。西拉雅等八族!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平原及沿海!明清时代的大陆汉族移居台湾、多居于西部平原和东,北、南部沿海平地。与平埔族杂居!平埔族已与汉族融合,生活与文化都接近汉族,据统计:平埔族1943年有62,119人。80年代有约10万人、 台湾的少数民族同胞因受历代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迫?其经济!文化的发展!长期受到阻滞,迄今有些地区的高山族同胞仍过着半耕半6278猎的生活,高山族同胞勤劳!豪放!能歌善舞!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杵舞”,音节铿锵、优美动人。 台湾居民信奉宗8419教相当普遍,其中佛教、道教的信徒最多、约占全省人口的1/3!天主教。基督教居次。约占全省人口的3%,另外还有部分居民信奉回教。天理教。轩辕教!大同教、理教等!在民间还有白莲教,救世教。一贯道、真空教等各类会道门组织的活动,高山族中还保留一些原始宗教,全省各类教堂和寺庙甚多!平均每4.5平方公里就有1座,将近各类学校总数的1倍、 台湾的普通话很普及。它不仅4598是官方语言,在社会上也成为通用语言、但在民间、广泛应用的是“福佬话”即台湾的闽南话!早期的大陆移民主要来自闽南。特别是漳州和泉州!他们在台湾杂居之后、泉州音与漳州音逐渐形成一种“不漳不泉”的闽南话、即福佬话、它吸收了高山族语言和日本语的一些语汇及语法、因而福佬话已与福建的闽南话有些不同。 客家移民来自广东省的三个地区!客家话也有三种语群、即“四县”(属1919于旧嘉应州的兴宁、五华。平远。蕉岭等四县使用的客家话),“饶平”(属于旧潮州府的饶平一带使用的客家话),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民族文字、有些民族有相似的基本语汇,但互不相通,他们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又称印度尼西亚语系,可分为三大语团!即(1)泰雅语团: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2)曹语团:包括曹语!卡那布语,(3)排湾语团:包括排湾语,鲁凯语。卑南语。阿美语、布农语。赛夏语、雅美语,高山族语音的音系!各族都有а。i!u,e,o五个元音!辅音20—23个不等。台湾岛内特色民族技艺 (一)南管戏与南管乐 广义的“南管”指中国南方语系的音乐!但在今天台湾所保存的南管戏、即专指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梨园戏”。主要流行于泉州!厦门一带、后来传到台湾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有近500年的历史。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贴,外七行,故又称为8206七子班!或七色。七脚戏。由成人扮演者叫做大梨园。童伶扮演者叫做小梨园。基本曲调为南管音乐!宛转悠扬。曲牌8791名称也多与南北曲相同!因此被认定是宋。元南戏的遗音,伴奏所用乐器!可分弦,管及打击乐三部分、 南管乐,又称五音!南音。弦管、郎君乐!其内容分为:(1)指——是可唱的套曲,在歌词边附有琵琶指法谱。但如今只供演奏而不唱!现存套曲48套,(2)曲——属散曲的歌曲!附有南管工尺谱、现存数目超过千首。演唱方式采用上四管(即洞萧,二弦!三弦!琵琶)、歌者居中。执节(拍板)保留汉代“相和歌”的遗风,(3)谱2458——器乐的清奏部分!现存16套!演奏方式被认为保留了唐代“大曲”的遗风。(二)北管戏与北管乐 北管戏与北管乐是指中国北方语系的戏剧、又称“子弟戏”(因多为农村子弟的业余戏团而得名)。也称“乱弹戏”(来自乾隆时的“花部”腔调)、其唱腔基本上是“板腔体”,唱词多8305采七字或十字句型!但有新旧两派之分:“福禄”(或福路)为旧派,保存了梆子腔的系统,主奏乐器为壳仔弦(椰胡)!“西皮”为新派。为皮黄腔系统!主奏乐器为吊鬼子(京胡)。(4762三)山地民歌 从民间音乐学的角度来看台湾山胞的民歌。是一大宝库,不但在人类歌唱的历史上!提供了具体的例证!而且还发展出令人惊异的复声或和声合唱技巧、(四)福佬系民歌 演唱方式属于单音的曲调唱法,因产生地区的不同,各有代表作!如西部平原的“草蟆弄鸡公”,兰阴平原的“丢丢铜仔”与恒0045春地区的“思想起”!(五)客家系民歌 指由广东与嘉庆州为主的汉族移民民歌。客家住民多分布于桃园。新竹。苗栗与高雄屏东的丘陵地区、通常7126以山歌或采茶歌!与福佬0599系的小调相比美!(六)皮影戏 皮影戏的产生约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于台湾流传也有两百年、发祥地为高雄县!盛行于清初!俗称“皮猴戏”!演出时间多为夜晚、舞台高约丈余,前台张挂白布为幕,后置灯光。把皮影投射在布幕上!皮雕人像高约一尺到一尺半左右。是用兽皮揉成半透明状?再雕刻人形。上色!涂上桐油,以增加其透明度。然后磨平而成、头部可调换。影人精雕细琢。人像本身就是一种工艺品,剧团的组成很精干。有主演!助演、歌唱者各一人、乐师约4人。(七)布袋戏 布袋戏也称掌中戏!同样4711是从福建传入。由主演者舞9791弄木偶,作戏剧化表演、舞台如一佛龛!称为“彩楼”、为了装运上的方便可以分解,传统式的舞台。高约5尺。深约1尺,戏偶则高约1尺,观赏范围大概为台前的20尺之内!后来!又进行了改革!木偶比传统布袋戏木偶大了三倍、据传、布袋戏有3个派别:(1)南管调——泉州移民传授、重文戏、高雅,(2)北管调——漳州移民传授?重武戏、神奇。(3)潮调——潮州移民传授,唱腔高扬。戏路与南管相同,(八3236)悬丝傀儡戏 悬丝傀儡戏据说产生于西汉!到了宋代。技艺发展到高峰、影响所及还扩大到后代在舞台上由人所扮演的戏剧。其举手投足!不无关系、此剧种传到台湾后。分为两派(1)北派以宜兰为中心、很少越过新竹以南。演出时间多为神庙落成、开庄祭土!七月普渡、或在灾祸发生之后的敬0574天谢神。(2)南派以台南为中心、很少越过2200嘉义以北,演出时间、除农历正月初九的“天公生”及民间的结婚或酬神外!1588很少是为娱乐而表演,木偶长约一尺七寸,一个完整的戏班。应备有72个头!36个身子。代表72地煞!36天罡,寓包含宇宙所有精灵之意、有4个戏箱!两个装木偶,两个装乐器及工具、空箱可权充坐椅、“前舞台”占四分之一,是表演区、1788“后舞台”为工作区!2036演出人员也分前后场,前场至少要有2至3人。负责搬演,演员皆为家庭成员。9834最重要的仪式。是主持“出煞”。后场主要的任务是配乐、约4至5人、大多非家庭成员!这种戏9791禁忌颇多。充满神秘色彩,(九)3798宋江阵 宋江阵原为国术的团体表演、配以锣鼓伴奏、后来因地方治安情况不好。乡镇多有自卫组织。地方土绅乃延师训练子,配以108人。一喻36天罡与72地煞、现在已缩小至36人为一团!在迎神赛会上表演、(十)工艺 台湾的工艺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其特性为:(1)以实用为目标!在纯朴中5262表现了美。(2)或为无名工匠之作,当时不被认定为专门的学问。但却是丰富经验与精巧技术的产物!(3)造形单纯、但不单调、(4)是手工艺品。但同一项目的产量0943并不少。(6)能反映自然环境与时代背景。传统的民间重要节庆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俗称“开正”,乃岁首之日。古代相传、以12种动物配合60甲子纪年!开正为亥终子初时分!家主陈列香案贡品!参拜天地及祭祖,开启正门、俗称“开财门”,燃放爆竹,意为除旧布新、再行“2422贺正”?由幼辈向长辈拜贺。俗称“拜年”。由家主分赠岁钱!俗称“压岁钱”、礼毕全家共进早餐!老幼全穿新的衣服!走向吉方!曰“出行”、并带香烛礼品。到庙宇进香!企求平安康乐!春节前夕称为除夕!民间也极重视。全家团聚共享佳肴美酒、有长夜不眠习惯,称为“守岁”、同时、还有张贴春联、饮春酒,迎春接福等习俗。 (二)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灯节,俗称“元霄节”、9479俚语说:“十三点灯起,十五上元冥”,灯节的前几日称“放灯”!最后一日称“谢灯”!又称“三花灯”!此日家家悬灯结彩、竞放花火!并贡奉元宵水果,设置香案,举家朝拜、夜间举行灯会、龙狮齐舞。实在热闹。近30余年来、台湾各地多在寺庙中举办花灯展览!灯型制作,争奇斗妍。更有电动花灯!人物栩栩如生,尤为好看、(三)清明 古代称清明节为“寒食”,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代(9339公元前650年)!为纪念晋文公时功臣介子推三月五日被烧死而定!是日、民间思念子推!因子推死于火,不忍举火,冷食一月!后渐减为三日,至今冬至后105日,预作干粉为冷食!谓之禁火、因0838定寒食日为清明节!清7603明扫墓习俗流传甚久!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定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以纪念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节”、又称“诗人节”、起源于公元前229年5月5日为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而故招魂,民间于正午时分奉供粽子醴酒祭祀祖先、用艾草!蒲菖插4103置门首?或煮水沐身谓可避邪驱暑,并在河滨举行龙舟竞渡、风雅之士雇舟放棹中流!吟诗饮酒、观赏龙舟!俗曰“游江”、以此悼念屈原,(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家家在庭院奉贡水果!月饼!对空朝拜,俗称“拜月娘”、祭毕全家分食月饼,赏月纳凉,各戏院也应景演出“嫦娥奔月”等戏剧、风雅6073之士会聚一堂,猜迷射虎,谈艺敲诗、饮酒取乐,名为“赏月会”。亲友邻里以月饼相赠!谓之送“送节礼”,中秋称为秋节,以其当三秋之中,故得中秋之名、中秋之名自周朝开始。中秋玩月,起于唐代。而食饼赏月!则始于宋朝、(六)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古有吃糕、饮酒。登高!赏菊之风俗。1966年、台湾当局公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老人节”。台湾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 台湾自从明末清初福建!广东人民大规模移居开垦,才逐步被开发。日本殖民者虽然挖空心思实行民族同化!但遭到台湾同胞的顽强抵制、国民党迁台又有大批大陆人员来到台湾!所以台湾汉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许多与大陆基本相同。一般保持着闽。粤地区的特征!(一)衣食住行1!衣饰。以往乡村男女多穿汉服!中年以上的妇女喜着长衫。或短衣短裤!老年人喜着青黑色衣衫或香云纱、日本统治时期西装革履开始流传到乡村,几十年来已相当普及。城市妇女有的穿旗袍等民族服装!目前,青年人多穿西装或港衫西裤,乡村男女则常戴斗笠或裹毛巾,以蔽风日。2、饮食。台湾居民8132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节日喜庆时、多用鸡鸭等丰盛酒菜宴请客人、台湾居民都嗜酒!祭祀神明,宴请客人!必备良酒、春夏之交!秋冬之际。多以中药炖煮动物性食品以提神补身。菜肴多用味精!砂糖等调味,酒楼饭店经营川粤!京、津,苏,浙!湘,闽等地风味饭菜?高山族同胞目前生活水平还较低、有些仍以芋头、甘薯为主食、3,居住,台湾的房屋造型,大体可分为中!西。日式三种。中式为平房。多是闽南式样,有一条龙,辘轳把。三合院、四合院等。以浊水溪为界。农村村落,北部为8660散居型!南部为聚居型、大多建在山凹近水处!以避风沙。0904西式多是楼房,从前都是砖造。近年来大多改为钢筋水泥。日式则在平房内铺以“榻榻米”,市镇房屋多属西式?随着近年来工商业的发展,新式公寓住宅迅速增加。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住房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仍有4894许多人居住在简陋斗室。4。行走。目前。台湾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摩托车。近些年来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的数量增加。比较方便!3412私人汽车大量增多、出租汽车普遍于市镇、有不少的客车备有冷气。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交通不便!河流多的地方尚需帆船,舢板,山区无路可走!只能沿山路登7123攀跋涉。(二)婚丧喜庆1,婚嫁。从前。台湾的婚礼规矩较多、同姓不婚!婚嫁有大娶(明媒正娶)和小娶(招婿或半招嫁)之别,一般需经议婚,订婚。完聘!迎亲四个阶段!结婚年龄。一般男不超过30岁,女不超过25岁。目前已由媒人介绍改为自由恋爱。花轿改为汽车。到法院公证结婚、但是台湾婚礼的铺张浪费0751现象十分严重。使许多青年人背上沉重3217的包袱!在农村、有部分人乐于集体结婚、高山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多是幼年时由父母做主,所以婚后常有离婚现象!2、丧葬!5778葬礼同大陆相近、父母死后。当夜要由儿女守灵,全家举哀。供饭一碗、焚纸钱!并为死者赶制寿衣?同时走亲告友。购进棺木!然后祭祀、祭罢!子女扶尸就殓!仃柩室内!早饭供奉“孝饭”并轮流啼哭!然后择日出殡。出葬队列如长龙。亲朋送8359至近郊。孝男叩谢辞行。然后用货车运棺木至墓地埋葬?目前,火葬已相当普遍!台湾一些地方设有殡仪馆!火葬8736场及公墓,有的佛教寺,塔也奉存骨灰。3!生育、妇女生了孩子!必须3621告诉亲友!名为“报喜”。满月时、则以红蛋分赠亲友!邻居,以示吉利!孕妇分娩至满月。称“做月子”,一月以内多0632以麻油猪肝为副食!外祖1545父母在满月!四月。周岁时,必须送衣服礼物给婴儿。台湾重男轻女比较严重,生男不论弥月。周岁。16岁,都举行隆重的仪式、而生女则大为简化甚至不举行仪式,近30年来、台湾当局推行“家庭节育计划”,提出的口号是“两个孩子恰恰好”!“女孩男孩一样好”!4。寿庆、台胞喜欢过生日!男女成人后。每逢诞辰、都由家人准备素面、香烛等举行简单庆祝仪式。一般从50岁时起开始称寿!60岁为下寿、70岁为中寿!80岁为上寿。90岁为耆寿,百岁为期颐!每逢寿期!由子孙发起庆祝,邀请亲朋、颇为隆重、(三)1526礼赠禁忌1,禁以手巾赠人,从前!台湾民间丧家在办完丧事后送毛巾给吊丧者。用意在于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来往。所以。台湾有“送巾。断根”之说,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若赠人手巾,即不禁令人想起不吉利的丧事与断绝。永别之意、2,禁以扇子赠人,扇子价廉易碎!用于夏季扇凉,一到秋深天凉。即有“秋扇见掮”。意即太绝情。用完后就被甩掉。狠心抛弃,台湾民间有俗语:“送扇,无期见”,即基于此种心理、恋爱的青年男女赠送扇子表示快冷的意思,说明心不诚,因此。千万不要以扇子当礼物赠人。3!禁以剪刀赠人、剪刀属伤人8655的利器,其含有“一刀两断”。“一剪两断”的意思!赠剪刀会使人有不怀好意之感、所以。切勿以剪刀赠人,4!禁以雨伞赠人。台语“伞”与“散”同音!若拿伞来赠人!犹表送“散”给对方之意,且台语“雨”与“给”同意。“雨伞”与“给散”同音。难免会引起对方误解,5,1594禁以镜子送人!因为镜0546子容易打碎,“破镜难圆”,还有好象嫌人丑陋,让人家照镜子好好看看自己的意思!6、禁以钟送人、因为“钟”与1652“终”同音。送钟会使人想到“送终”?易引起友人的反感、7、禁以甜果送人。甜果即年糕,是台湾民间过年祭拜神明祖宗时的必备之物!但在丧家守孝时严禁蒸食、因此,如以甜9227果赠人?会使受赠者联想家里发生了丧事,自然要忌讳,8、禁以粽子赠人。台湾民间丧家习惯上既不蒸甜果!也不赠粽子。如以粽子送人!会被误解为把对方当丧家?故此也在忌讳之列、9。禁以鸭子赠人作“月肉”。“月肉”是指分娩一个月以内的妇女吃的肉,她们吃的“月肉”通常是是麻油鸭。猪腰仔、猪肝等“热性”食物!鸭子属“冷性”,她们不宜吃用、并且台湾有“死鸭硬嘴闭”,“七9047月半鸭仔!不知死期”等俗语、若以鸭子6257作为贺喜礼物。会使人联想到不祥的兆头!台湾特色的祭奠活动 作为一个移民社会,祖先崇拜,叶落归根的观念是台湾人所共有的!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台湾!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祖先的灵堂牌位!凡有重大事件或节日、都必须先祭祖问安、而续祖谱和传统的祭祖仪式等。仍在0257台湾民间一代一代地传继着。 台湾民间在岁时节庆一般都要举行各种祭典活动。数目之0156多实在惊人,据不完全统计!每月各种祭典都在15种以上。农历正月多5276达47种?台湾民俗中的祭典活动主要有孔子,0316妈祖诞辰祭典。上白礁谒祖祭典?城隍爷出巡祭典,中元节普渡祭典以及郑成功祭典等! (一)孔子诞辰祭典 至圣先师孔子在台湾民俗信仰中。地位相当特殊?早期祭孔大典分春秋两季举行。后改在每年农历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举行、并将这一天确定为教师节。台湾全岛共建1602有十二座孔庙!最大的一座是位于台北圆山动物园西面的“台北孔子庙”!祭孔大典这天。要举行隆重而庄严的仪式!不仅学校的师生都要参加、各级的政府官员也要全部出席。以示尊师重教、 (二)妈祖诞辰日祭典 农历3月23日为妈祖诞辰日!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居民信奉的水神!相传妈祖常往来于海上。解危救难,因此航海的人都信奉她、称之为保母,清康熙三十三年。一位名叫树壁的和尚从福建蒲田县的湄州奉妈祖神像渡海来台!并在北港建立了一座小寺奉祀妈祖,从此妈祖在台“安家”,由于台湾四面环海。大陆居民渡海移民台湾时!多觉受到妈祖的庇护,而且台湾有许多人以捕8041鱼为业。因此信仰妈祖的8200人很多!现在全台的妈祖庙总计达383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宫香火最为旺盛、每年农历3月23日是妈祖的生日!从正月起,信奉妈祖的善男信女。便纷纷从全台各地涌入北港的朝天宫?掀起盛大的为妈祖过生日的进香活动、 整个进香祝寿仪式庄严、隆重。热闹非凡,香9728客们满心虔诚,长途跋涉前来进香、祭品堆积如山。香烟缭绕,鞭炮声不绝于耳!酬神戏目让人目不暇接、进香的最高潮是农历3月19。20日北港妈祖绕境这一天,上午9时整!人们抬着妈祖神舆,在震耳的鞭炮声中、开始一年一度妈祖绕境巡行的盛大庆典活动。妈祖在“千里眼”将军和“顺风耳”将军的护驾下!绕行于北港镇的大街小巷,神舆所经之地!家家户户门户大敞、摆出供品。燃放鞭炮,以驱邪逐怪、巡境队中。狮阵!宋江阵。大鼓阵!八家将等,各自摆开阵头、表演拿手好戏、由各商业团体!邻里承租的各式艺阁!也游行街头、古装的,时装的,静态的,各式各样的艺阁、令人眼花缭乱、进香的人!看热闹的人把庙前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年年妈祖过生日,岁岁祈求保平安、这一古老的祭典活动!成了台湾下海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台湾省所祀“妈祖”庙宇,共有300多所,神座系由福建省“分身”恭迎到台,奉祀的主要庙宇有云林县北港镇朝天宫!马公天后宫等。一般家庭及舶户均有贡奉。台湾有“拜妈祖。怀故国”之民谚、 (三)上白礁谒祖祭典 白礁系指福建省泉川地区同安县的白礁乡,上白礁就是前来大陆白礁之意!表明了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民后裔!借遥拜福建白礁乡济宫祖庙!以缅怀大陆历代祖先, 每年农历3月21日!位于台南学甲镇的慈济宫、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上白礁谒祖祭典,一方3588面追怀大陆上的祖先!另一方面遥拜福建省同安县白礁乡的慈济宫祖庙。这个祭典从郑成功来台到现在。连续300多年、从未间断、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饮水思源不忘本的精神,每年此时。众多的香客。僧侣和游客齐集这一小镇。人数多时超过20万!真是热闹非凡。盛况不衰!特别是1981年阴历3月21日举行郑成功收复台湾320周年盛大谒祖祭典时?有10万人参加、 每到祭典的这一天,在外做事或读书的学甲人!都尽量赶回镇上,将慈济宫内保生大帝的神像迎送到将军溪畔当年登陆地点!遥祭大陆故土,学甲人把这一祭典视作无比重要的大事、全台各地的保生大帝信徒也千里迢迢抬着神轿?拿着盖伞,敲锣打鼓来到学甲镇参与祭典。 现在。台湾当局为了配合这个祭典活动、保存民间迎神赛会中的民俗技艺,以及招揽旅游观光客!特意举行全台艺阵比赛!使得这一活动规模更加盛大。成为全台引人注目的,最为壮观的祭典活动之一! (四) 城隍爷出巡祭典 祭祀城隍爷、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活动之一。每年农历5月13日。是台北霞海城隍爷诞辰,有盛大的城隍爷出巡活动!俗1542称五月十三大拜拜, 台北霞海城隍爷是清代淡水厅的县城隍、于道光元年由福建同安奉请来台,其信徒众多!祭典特别盛大!3247城隍爷出巡时!先举行请神仪式,就是把城隍爷及配祀各神像请出!安放在神辇里!然后出发!出巡先列中有南北管乐队、舞狮队!艺阁。信徒、加上参观的民众有几十万人之多!凌驾台湾其他祭典盛会。因此台湾有一句俗话:“五月十三人看人”! 台湾人认为祭祀城隍与其它民间信仰一样!对安定民心、劝人行善,促进旅游有一定功效,所以这种几十万人聚会娱乐的民俗活动仍然盛况不衰、 (五)中元节普渡祭典 农历的7月15日!俗称“中元节”,又名“盂兰节”、“鬼节”,是民间祭奠祖先之魂的日子、也是道!佛信徒一个极重要的节日,在这个大节日中,台湾农村家家户户要杀猪宰羊!准备极为丰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及阴间鬼魂,企望“普渡”众生与亡灵! 在台湾、最普遍的传说是:每年农历7月1日凌晨!地府开鬼门。让所有在阴间受苦难的鬼魂、能回阳间探望生前的老家和后世子孙。阳间的人们统一在7月15日,为所有鬼魂举行大拜拜?让鬼魂享宴一番!到7月30日、假期结束!这些鬼魂重返阴间, 普渡当天点燃高高挂起的灯笼!以便指引到阳间的鬼魂前来聚集、若是邀请水里的鬼魂,就3785得“放水灯”!台湾的水灯通常糊成小屋形状,钉放在香蕉叶茎上?里面插上一根蜡烛。放水灯的活动、过去在台湾极为普遍,规模也很盛大,但现在保有这个仪俗的只有基隆,新竹新埔和桃园一带了!其规7765模和声势更是大不如前。过去家家户户杀猪宰羊,而今大量的牲礼已为鲜花素果所取代、1496今天只有在少数的村镇里,才能看到较完整的祭拜仪式! 至今仍保持中元祭典的村民说、“普渡”祭典不会在他们那里消失!他们认为:敬鬼神!祭祖先,原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大拜拜也能给平时忙忙碌碌的亲友!乡人一个聚在一起6882的机会?因此。中元普渡以其中国农民特有的民俗结合佛教!道4354教的宗教活动。还在台湾各地香烟缭绕!举灯膜拜中延续着, 此外。台湾同胞还有许多与大陆基本相同的传统节日,现在仍盛行的一些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扫墓祭祖。端阳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即使在日本统治时期,也从未中断过、仍保持4087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新宅地风水图片





关于维吾尔族的风俗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