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丹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求周易,《乾·文言》原文

  周易·乾文言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乾·文言〕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乾·文言〕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乾·文言〕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4321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乾·文言〕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乾·文言〕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乾·文言〕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文言〕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文言〕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乾·文言〕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乾卦辞·文言〕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乾初九·文言〕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乾九二·文言〕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9393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乾九三··文言〕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乾九四·文言〕   夫4126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乾九五·文言0184〕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乾上九·文言〕、

周易第一挂,乾挂的解说

   乾为天,属阳,是吉卦.!冰箱对门好不好

周易·易经·乾卦的原文

  《卦》 乾:元 亨 4687利 贞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8302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8780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子曰: 「贵6647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8562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2899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属鼠1960年出生运程

周易注、周易注疏和周易正义有什么区别

  周易是经、为经做注解叫注、为注再做注解叫疏或注疏、把相关的各种注和疏用自己的观点加以考证。梳理叫做正义。、四柱八字婚姻预测

乾卦的卦序

  乾为天(乾卦)(the Qian Diagram)刚健中正乾卦在八宫卦属乾宫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0508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乾下乾上),客厅电视沙发摆放方向

乾位卫生间怎么化解

  方法有三种:   一.是种树水生木.又可化成财源   二.是买瓷牛一只子丑合化土,土生金旺放入卫生间就可化解.   三。放桃木镜(桃木八卦镜)或泰山石可以处理!纹身纹名字有什么讲究

乾宫:乾为天 (六冲)     乾宫:乾为天 (六冲)

  1.父母主婚!是相9410亲的对象,但卦逢六冲!其实难成。   2.世应相克!彼此其实是不喜欢对方的,1115只是迎合上意而已,   3.世爻与月暗合。卦主本身其实已有暗自选择,并非这个对象,。先天与后天八卦图图片

十二生肖什么代表乾锋

  乾为金,酉鸡之嘴与丑牛之角尖相比其锋利。似乎更胜一筹吧!、、!大客厅布局

剑侠3[乾卦为天]怎么样?

  这个系统的说法是随机给你一个属性 就像金木水火土一样 听9511说 这个东西会影响到你的 称号 这个只是听说 没去注意过 没刻意打过称号,1982年狗2017年运势周易乾离

关于周易

  楼主的联山写错了吧、应该是连山易   找到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   《连山》《归藏》名称由来考   --------------------------------------------------------------------------------   作者:王宁   《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代以来倍受重视、被尊为“群经之首”,根据《周礼·春官·大卜》云:“掌三《易》之法、一4002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此说自汉代以来、不知倾倒了多少痴迷的文人、虽然他们大多数没见过《连山》。《归藏》为何物,却纷纷凭猜想立说(这看看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归藏》后的《附诸家论说》就可明白),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如杜预《左传注》中所云:“《连山》?伏羲!《归藏》。黄帝”、另一种说法如《周礼•春官•大卜》贾疏所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宋代朱震《汉上易传》则综合此二说云:“《山海经》曰:‘伏羲氏得《河图》。夏后氏因之曰8441《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但是今本《山海经》中无此文!此文句与其经文不类、疑系误记或伪托、这些说法都是凭空猜测、良不足据。因为《连山》,《归藏》二书名在秦汉以前是否存在、尚是一9345大疑问!   《连山》!《归藏》二书名!最早见于《周礼》!在刘歆“发现”《周礼》之前的众多先秦及秦汉古籍中从无提及!《周礼》这书很早就有人怀疑是汉代刘歆造的伪书!郭沫若云:“原来《归藏》之名?仅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卜》,与《连山》!《0137周易》共合为所谓‘《三易》’,但《汉书·艺文志》中并没有《连山》和《归藏》的著录,我疑是和《周礼》一样,乃刘歆所伪托的东西,不过那伪托品没有流传便化为了乌有、”[1]   刘歆把秦汉以前的一些古书或资料拿来经过重新编辑、删改增损,作成4117了《周礼》。虽然不能说里面的内容全是他伪造的(实际上里面大部分的内容还是先秦传下来的古代材料),但其中肯定有他伪托2772虚造的成分!笔者认为。《连山》!《归藏》在汉代的刘歆以前根本没有这两个书名。其名目正是刘歆自己拟造出来的。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其根据就是当时还流传着的一些古《易》书残篇和《山海经》、   一,关于《连山》的问题   《连山》这书在历史上有4354好几部。比如梁元帝有《连山》7393三十卷,隋代的刘炫也伪造过《连山》。宋代出现的《古三坟书》里的《山坟》也称作《连山》,这些都是后出之书,可以不论!但是!在这些4164《连山》之前。的确还曾经存在过一部《连山》。因为晋代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两次引用过它:   1,《连山易》曰:“禹取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余、”(《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引《帝王世纪》引)   2!《连山易》曰:“鲧封于崇,”(《史记·夏本纪》索隐引皇甫谧曰引)   由此可以知道,在晋代还0891有一部叫做《连山》的书在流传,而且这部书所载的故事和夏代有很大的关系,关于这部《连山》的征引。我们能知道的最早者就是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在此以前的书里我们就找不到了!汉代人的著作里当然更找不到,   北魏的郦道4073元在《水经注》中也引用了两条《连山》文字,兹录于下:   1!《连山易》6902曰“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淮水注》引)   2!《连山亦(易)》曰“启筮亭(享)启筮神于大陵之上!”(《颍水注》引)   其中第二条的文字是有讹误的,孙诒让云:   “此文‘连山亦曰启筮亭’七字有误、考《御览》八十二引《归藏易》云4275:‘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初学记》二十四亦引其略)、此文疑当作‘《连山易》曰: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盖《连山》!《归藏》两《易》皆有此文。抑或本出《归藏》、郦氏误忆为《连山》,皆未可知,今本‘连山亦’!‘亦’即‘易’之误(易!亦音相近)!‘启筮亭’三字又涉下‘启筮享’三字而衍(亭,享形相近)!文字传讹。构虚成实、遂若此。”[2]   其说甚是?马国翰把这条文字辑入《连山》是对的,但是没有注明出处!其所本者即此、马辑文作“阳文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 “阳文”二字乃衍文。郦道元的时候《归藏》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很久了!他无由把《归藏》误为《连山》,唯一的可能就是《连山》中的部分内容和文字与出土的《归藏》相同,那么说明其作者在制作这部《连山》的时候,也使用了当时还有所存留的《归藏》残篇,   所以,这本《连山》当是郭沫若所说的“乃刘歆伪托的东西”,或者是刘歆以后的东汉人伪托的东西。桓谭《新论》曰:“《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又说“《连山》藏于兰台”、应当是确有其事的、说明东汉的时候的确有部《连山》!但并没有象郭老说的那样“没有流传”,而是有流传!只是流3936传不广,桓谭看到了。把它写进了《新论》,皇甫8498谧看到了,在《帝王世纪》中引用了,北魏的郦道4141元也看到了。在《水经注》里也引用了、后来就逐渐式微!终于。广东学周易招生





周易乾离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