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丹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周易问工作 乾卦

  1、世爻位反!你工作3240与自己能力不相符合,   2,辛苦劳累、   3,矛盾不断、   4!太过高傲。不利和睦相处   5。逞口舌之快无意。   6,犯太岁。难以与领导融洽相处,、

周易乾卦有几艾?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白话:伟大呵!乾元,万物因此才有开始,乾元由此主导整个自然界。云气流行、雨水布施。众物周流而各自成形、太阳的光明终而复始地出现,六个爻的位置按时序形成?然后按时乘着这六条龙驾御天道?乾道的变化、(使万物)各自正定其本性与命运。万物留存聚合并处于最和谐状态。达到了适宜和贞固。乾卦为首!创生出万物。普世皆得安宁。   解读:《彖》即《彖传》?属于《易传》(十翼)之一,是孔子及其门徒解释卦辞的文字!彖(tuàn)。断也,裁断之义。该段文字是2990解释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第一句说的是“元”、第二句说的是“亨”,第三句说的是“利贞”、最后一句是总结。   • 第一句说“元”。乾为圆!为元,为万物的开始,统领整个自然界!   • 第二句说“亨”。从天上云雨孕育万物到空中太阳周而复始普照万物。六爻时位是古时侯人对万物运行节5216律的数学归纳!六龙则是象数归纳。易的诞生表明古圣先贤对自然界规律有了象数数学科学的把握,   • 第三句说“利贞”、利,由禾与刀组成!象征秋收!和!从禾。庄稼按照自然法则正其性命。人类按照自然法则正其性命就是和谐。此之谓“贞”。即天人合一、   • 最后一句总结乾卦创生自然界万物!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普世安宁的局面,   1.10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传》说:天体的运行刚健不已。君子因而要求自己不中断奋发上进、   解读:《象》即《象传》,分4671为《大象》,《小象》。《大象》解释卦象!附在《彖传》之后,《小象》解释爻象!附8596在爻辞之后、大象!小象文中都用“《象》曰”表示!在乾卦、《大象》与《小象》没有分列、从坤卦开始!《小象》都附于各爻的爻辞之后、   《大象》的内容。一般都是先从上下两个经卦分析卦象的意义,然后扩展到人事!如乾卦,上下为乾!乾为天,为健!所以说“天行健”、后边即人事“君子以发奋图强”!   1.11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   1. 初九爻辞“龙潜伏着。不能发挥作用”!由于初九阳爻在全卦底下!   2. 九二爻辞“龙出现在地上。适宜面7182见大人”!由于德行5289可普及社会!   3. 九三爻辞“君子整天勤奋努力”,由于天周而复始运行?   4. 九四爻辞“龙或跃或潜于渊”。前进没有灾难,   5. 九五爻辞“龙翱翔在天空”!由于德行造就已经完备,   6. 上九爻辞“龙飞到极高处、则有后悔”!由于满盈不能长久,   7. 用九。全卦整体、天体运行无始无终,循环无故!因此不可2651居于首位。   解读:本段为乾卦《小象传》,是孔子或其后学解释乾卦六个爻辞与用九的、用九“天德不可为首”有两层含义:一是乾卦六个爻六条龙首尾相连?如环无故。二6813是六十四卦也是循环往复?未济卦固然排在最后、说实话在乾卦前边!这就象冬天是最后一个季节、却在春天前3168边一样?   1.12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盛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白话:“元”。创始!是众善之首!“亨”、亨通、是嘉美的会合!“利”、适宜。是事物得体而中和、“贞”,正固。是事7030物的主干?君子实践仁德!足以领导人。嘉美会合足以合乎礼。裁成事物足以合乎义。能贞正固守足以成就事业。君子能行此四德、所以说:“乾!元亨利贞!”   解读:《文言传》是《十翼》之一。是孔子及其后学解说乾坤二卦的文字!只有乾坤二卦有《文言传》?本段是《文言传》第一节、解说卦辞,以下分爻解说?为了读者能深入理解《文言传》第一节的意义,列表如下:   元 善之长 体仁。足以长人 春、少阳、木,仁   亨 嘉之会 盛会,足以合礼 夏,太阳。火!8059礼   利 义之和 利物,足以和义 秋,少阴,金,义   贞 事之干 贞固,足以干事 冬。太阴!水!智   元亨利贞四德即四象之德。   元象少阳春天!果仁发芽!万物生长!推展到社会人事!体仁方可领导人。    亨象太阳夏天,万物蕃庑。欣欣向荣,推展到社会人事,盛会足以合礼。   利象7452少阴秋天!秋!利,和从禾。代表收获庄稼!利物足以和义。   贞象太阴冬天,贞!正定。为智、可以把握事物主干!贞固足以干事。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白话:初九爻辞“龙潜伏着、不能发挥作用”!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人有龙之德行而隐居。其志不为世俗所改变、不急于成就功名、隐退世外而3526不烦闷!其言行不被众人赞同亦无烦闷。别人乐于接受他就推行。别人有所疑虑他就退避!坚强而不可动摇。这就是潜龙!”   解读:本文以孔子师生问答的方式、进一步说明乾卦各爻对人生的启示。这一段与《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很吻合:人们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懊恼、这岂非不是君子吗。   1.14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白话: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面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人有龙德而居正得中!日常说话要取信,日常行为当谨慎、防止邪恶而保持真诚。造福社会但不自诩。德性广博而化育人,《周易》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面见大人’。这是君7398主之德!” 3818  解读:从这段可看到后来孔子孙子子思着《中庸》的渊源,《中庸》使用的核心词“中!庸、诚”都在本段出现了。“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与老子《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相吻合:不把自己的德行当德行、才是上德有德,是真正的德博而化。   1.15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白话:九三爻辞说:“君子整天勤奋努力,晚上警惕戒惧。虽有危险!但不会有灾难!”这9336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君子增进德行与树立功业。做到忠诚信实以此增进德性!修正言辞,树立诚意,以此累积功业、晓得时势达到之机就顺应其到达!能3313对事物了知其几微、晓得时局何时终止就顺应其终止、能与事物保持适宜状态!所以居上位而不骄傲。在下位而1321不忧愁!所以勤奋进取因其时而戒惧,虽有危厉而无咎。”   解读:“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晓得时势达到之机就顺应其到达,晓得时局何时终止就顺应其终止!这与《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安心的处在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意思很接近,也是老子《道德经》“道法自然”的分解!    至于为什么孔子解易?儒家与道家思想兼5119而有之,原因有二:易经是儒道之源,易经本来就是儒道兼备、孔子学易是在晚年50岁左右。着《易传》(《十翼》)应该更晚一些。曾是老子学生的孔子在经历了大半生推广儒家思想?恢复周礼失败以后!需要在思想境界上继续进步自己、以求悟道!儒道合参乃是必然!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白话:九四爻辞说:“龙或跃或潜于渊!无咎。”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6445说:“上下无常。不是为了邪欲,进退无常,并非是脱离群众!君子增进德行与树立功业!想及时完成、故无咎,”   解读:九四处于不安稳的位置、其上下进退是在做试飞练习!这是为了尽快增进德0047行以建功立业?这说明了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首先要经历磨练的道理!   1.17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白话:九五爻辞说:“龙飞于天上、适合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相同的声音相互感应!相同的气息相互追求、水往湿处流,火往干处烧。云从龙生、风由虎出!圣人兴起而万物瞩目!受气于天的亲附上!受气于地的亲附下、则各归7495从(自己的)种别、”   解读:这一章节是《易经》最有名的段落!文王演周易,以乾卦为核心,乾卦九五爻又为全卦之主爻、本章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古时侯帝王称“九五至尊”和龙。把圣贤称作“龙象”,都源自于此,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古时侯人熟悉自然与社会的最基本公理。“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即源于此。天上出现龙。必然对应世间出现大圣人(大人)。麒麟的地4733位仅次于龙,《说文》:“麒。仁兽也。”传说孔子的母亲颜征怀孕时遇一麒麟而生孔子、“西狩获麟4712”发生在周敬王庚申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书,也恰恰2216在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七十一岁、从此已不再着书!孔子感麟死而忧!于两年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与世长辞。孔子死后!获麟绝5781笔的故事广为流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古风诗》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   1.18   上九曰:“亢9999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白话:上九爻辞说“龙飞过高有悔,”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尊贵而不当位。高高在上失去庶民。贤明之2408士处下位不能来辅佐?所以只要一行动就产生悔恨!”   解读:以上是《文言传》第二节。完全以人事的进德修业阐述爻辞的含义!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中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9458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白话:“龙潜伏着。不能发挥作用”,(因)地位卑下!“龙出现在地上”!因时1739机未成熟。“5425整天勤奋努力”!开始有所行动!“龙或跃或潜于渊”、自己试验,“龙飞上天”。居上而治理天下,“龙飞过高而有悔”!是由穷极而造成的灾难。《乾》卦全体用九、6430天下必然大治?   解读:这是《文言传》第三节,以时与位为重点解说爻辞,   1.20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1833“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现天则、   白话:“龙潜伏着!不8257能发挥作用”?阳气潜藏于地下!“龙出现在地上”、天下万物呈现光明、“整天勤奋努力”!随从天时的变化而行动,“龙或跃或潜于渊”,乾之道即将出现变革!“龙飞上天”!已位居于天德,“龙飞过高而有悔”!随天时变化而达5799到终极、《乾》卦全体用九,是实现天道的法则!   解读:这是《文言传》第四节!以天道为重点解说爻辞?   1.21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白话:乾“元”?创始而亨通。“利贞”、是物之性情!乾卦的创始作用能以美妙和适宜造福天下,却不言利物之功,伟大啊,伟大啊乾卦、刚劲强健而中正,可谓纯粹精微?六爻按时位发挥作用!普遍通达于天之性情!就像乘着六条龙,驾御天道!云气流行,雨水布施。天下和平,   解读:此《文言传》第五节。再以《彖传》推衍。歌颂天道的伟大。   1.22   1.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2.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3.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4.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   5.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6748 6.“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2751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7. 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白话:   1. 君子的行为。是以完成道德修养为目的。表现在日常的行动中!(初九)所说的“潜”。是隐藏而未显现、行动尚未成功,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   2. 君子学习以积累知识。互相问难以是非分明、宽宏大量与人相处、以仁爱之心指导行动、《周易》(九二)说“龙出现在地上。适8475宜面见大人”!此谓君子之德,   3. 九三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所以“终日勤奋”,因其8620时而戒惕,虽有危难而“无咎”。   4. 九四爻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6322中间又不在人的合适位置,所以有“或什么或什么”的!“或”!迷惑。所以“无咎”!   5. (九五爻辞)的“大人”、其德性与天地相合、其圣明与日月相合!其施政与四时顺序相合。其吉凶与鬼神相合,先于天道行动而与天道不相违反,后于天道行动而顺奉天时!4187既然天都不违反他!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   6.  (上九爻辞所说)的“亢”、是说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只知9576生存而不知灭亡!只知获得而不知丧失、    7. (用九)只有圣人能做到啊,知进退存亡之理而不失正道。只有圣人能做到啊、   、大门做木加钢的风水

关于周易的论文

  一。谈谈《周易》理念的思维主线索   笔者认为、5509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古老《周易》。本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变化过程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其占筮性的外壳!独特的卦象表现形式。简而零散的卦辞说明等等!就使得我们这些后来人认识其精髓要义非常不容易了!为给想继续对《周易》要进一步了解的朋友入门有所帮助,在此,在介绍2318《周易》核心内容《易经》之前,还得对《周易》学说的思维方式、认知思路作最直接的说明,这是因为!在表现学问的方法上、探讨认知的思路等各方面,0416《周易》与现代学说和方法完全不同。   首先,《周易》讨论认知的基本出发点是:世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特征就?quot;变化"?也就是说,惟有"变化"才是事物的永恒性质、因此。承认这种特征。这种基本性质并用变化的目光、变化的观念认识事物!是《周易》作者们做学问的起始出发点、所以、《周易》理念的第一步就是:变化!   第二!从整体!5167宏观的审视方式出发,观察,总结。研判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性特征。   《周易》6710作者们所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变化?都有变化方向异同的共性特征!《周易》就是4334沿着这个基本性认知结论?导出了《周易》专用的第一个概念3951:阴阳?   顺便在此对《周易》学问方法中的最重要的方式作点介绍!《周易》运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是始终对客观实在中事物变化现象!用深入挖掘内在本质原因和形象表现外在变化方向上的特征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所谓?quot;形而上"。"形而下"的区分和区别!   所以、《周易》中的第一个有明确内涵的"阴阳"概念。有多种含义:用阴阳表现事物变化中的变化方向上的外在表现特征!用阴阳反映事物变化内在的,决定外在的变化方向的本质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本1885文所说的"方向"。也就是《周易》理念概念中"阴阳"概念的实质,并不是仅类似于几何学或现代各学科关于"空间"性质的含义!而是万事万物在变化时、可以通过观察,识别和区分出的任何互为对立的不同变化趋势的划分。如,人类和生物界中的男女,公母。雄雌之分,物体温度变化中的升高或降低之分、化学变化中的分解与聚合(化合)的对照,人的情绪变化中的哭与笑!悲与喜。男女之间是结合还是分手等等、也就是说!所?quot;方向"!并没有特定的具体内涵、   第三,对产生变化、以及变化方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探讨!这就是所说的"阴阳"概念在"形而上"中的"相摩相荡"原理、就是在说、任何事物的基本性质中,都有内在的阴阳属性始终在"相摩相荡"。这种矛盾和矛盾斗争的存在和结果,决定了事物的"阴?quot;性质,外在表现7747特征以及变化的方向?根据观察得到的现象。可将客观现实中的这种"阴阳"属性分为三类:事物呈阳性特征!事物呈阴性特征!事物的"阴阳"属性呈中性!在上述划分中!就充分显示了向不同方向变化或保持原状的根本原因。   另外,对于变化方向上的类别和形态划分又可分为四类:   事物向阳性方向变化。   事物向阴性方向变化。事物呈对立事态发展、   事物呈阴阳融合趋势发展,这种分类就是所谓的变化形态的"四象、   二!从"乾""坤"两卦看《周易》是如何表现认知和学问的   现代认知体系表现学识见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用语言文字表述,数学工具揭示和展现、图形图表描绘等等!同样。《周易》在这方面也表现出高超的技能和才华,他们是采用另一种极独特的方式,用卦象和卦辞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事物变化规律和自己对此的见解的!   应该简要告诉大家的是、《周易》的《易经》中所采用的卦象是用来揭示和表现事物变化的原因的。用卦象的内在结构原理和结构内容极其原因与内容中的"阴阳""相摩相荡"关系来展示。反映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和相应的变化过程形态!而卦辞则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表现特定类型的变化过程外在表现特征。包括变化过程的整体特征和过程中各个阶段性特征,而这里所说的所?quot;特征"、就是指事物在各种复杂性类型的变化中,变化方向上的不同特殊表现和特点。这就是被称之为是卦辞中的象辞部分、具体内5675容包括了卦名。卦,爻辞中的象辞组成。二是6753兆辞部分、本人习惯于"占断之辞"的说法,其含义将在下文中再议,   首先、应明白《周易》中的主要、核心内容《易经》所显示的八八六十四卦!其实是在展示各个复杂型事物变化过程的不同类别。比如说、一个男将!一个女将,本来是姓张姓李或叫维克多,施密特什么的在各过各。现在、由于一种叫结婚的把戏要把两个人搞到一堆去了!那么!在高高兴兴地喜接连理之际、这小两口今后的婚姻生涯究竟会怎么样呢、是从如胶似漆开始直至白头到老。双宿双飞。真的是恩恩爱爱一辈子。还是最后弄得个像本拉登与布什总统两人一样,都把对方恨得个咬牙切齿。水火5355不能相容的地步了呢,也就是说,结婚到底是好事还是不幸。谁都不敢2396在开始时打包票!下定论!请注意、这里的是好是坏,就是所谓的"阴阳"方向,因为夫妻之间的人生旅途就是复杂类型的过程,因此、看了《易经》后、大家就应该明白、这小两口今后的生活过程的可能选择至少有六十四种,   第二!《周易》作者们非常喜欢让后人去做一下脑力操,上面所说的婚姻幸福与否的多种可能性!是在用宏观,整体的审视目光。对整个人类的婚姻过程的全部内容而言的!如果就任何具体?quot;个案"而言!其具体!实在的过程在多种可能性和可选择性中、又是唯一性的?这就是六十四种可能性中的每个较具体的各个过程形态了、   谈《周易》,论过程类别是离不开讲卦象的。简言之!卦象的不同具体结构内容决定了与之必然相联系的过程特征,还是拿婚姻这种事例来说吧,是好是坏的关键在于当事人双方真正找对了人没有。一个要正而八经地去做女强人,一个又真心实意地甘愿去做上马石,后勤总长!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若一个老想着去发财。一个却实实在在地要做真正的雷锋,那还不双方丧感情麽、一个喜欢甜的。一个见了辣的就不要命?岂不老是要扯皮麽,卦象的作用就是在揭示这种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中不同的。有决定性作用的内容和内涵。   有规定性意义的卦象内容一旦确立了(注:这种内容是可以在变化过程延续和发展中发生变化的,详见漫谈之四),那么。将来的过程形态的外在表现特征的基本轮廓和各个阶段性特点也就明朗了,是怎样结合的小两口。就有大致差不离的婚姻经历,这种含较笼统、细3950节也模糊的过程特征,用象辞中的形象性事例表现出来!《周易》的作者们,就是用这种表示。表现方法。来体现认知结果和已取得的学识见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就以六十四卦中之首的"乾""坤"为例、细细再侃一通吧。   乾卦:   卦名:乾   卦名象征含义:乾,天也!天之性和特征是:运动,变化生生不息也,因此。本卦就意味着?这种过程至始至终都是流畅。顺达,在阳性方向上蒸蒸日上!   卦辞:元亨,利贞!   1,《易经》原文并无断句!本文所述其辞的断句,系本人的观点,   2。卦辞乃一卦之"殊途"类型的变化过程整体特征的评介和结论性看法?本卦无象辞。这是因为卦名已显示了天之道:天行健也,永不知疲。故直接下定论。再用象辞注释均为废话!   1178说明:元:齐!大,全也。至始至终之意!亨:流畅、通达之意。利贞、利,有利于。贞、有多种含义。本卦主要是:问、   评价:无象辞、说明本卦较明朗!过程在9939阳性方向上发生,发展趋势明显?无须多废口舌,   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1。爻辞主要是用某种!某件已有。已过往的事例显现某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过程阶段性的一些特征表现,   2。本卦过程以中国人过去的图腾崇拜之物"龙"表示本过程的特征?   说明:潜龙是象辞。潜龙、潜在之龙、未来之龙也、实指幼龙出世也,   评价:管他是龙是凤也好!或猛虎恶狼也罢!刚问世时、都跟小兔崽子一样。要妈妈,旁人的呵护、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第一个见,念现!显现。展示之意。   说明:见龙在田是象辞,表现龙在过程中已成长为少龙了,头角已开始展露!外人已知他是将来可上天入地的坯子了、   评价:虽已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此8795时遇高强的启蒙老师,师傅却极为重要!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说明:前两句为象辞。表明龙的成长已进入青春期!心花意乱,是整个过程中最危险的一个时期和阶段,父母、师傅。师长们操心的引导和管教!至关重要。否则,就可能使此龙夭折了!   评价: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不是指龙本身、而是指经验!阅历丰富的师傅!师长们,此时。龙就是龙。已决不是小兔崽子们可比的了,但此时之龙。既不知9818高低深浅。又表现出心猿意马,就只能是让他们3674多操心费力去了?   九四:或跃或渊,无咎、   说明:龙已安全度过青春危险期了、此时、是该去做事情的时候了、或作出成绩!或遭受挫折!是将来大成功的必然,必要、必备条件!   评价:或跃或渊。表面上看!是龙在展现上天入地入海的情景,实则是取得成果或遭挫折的写照,波动反复之过程形态表现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说明:龙是上天!下地!入海的三栖之物,能冲上天去。真有大本事了也。   评价:本阶段是整个过程中最突出和激动人心的区间、过程的阳势发展特征极为明朗。明显!   上九:亢龙有悔,   说明:亢!过度兴奋也、能想飞多高就飞多高,那还不"得意忘形"了麽,然而。一忘形、麻烦就有可能马上就要来了!!大门内开还是外开风水

周易时间起卦

  时间起卦顺序是:年天干+月+日和除以8=上卦、年天干+月+日+时和除以8=下卦。年+月+日+时和除以6=动爻。年天干比如今年是庚寅年庚在十天干中是第七位、就取七、懂否、 =。大门冲卧室门怎样化解

上周易课学到了什么论文

  理解和分析论文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理解和分析论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4683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论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大门冲屋脊怎么化解

乾卦三条线为什么叫六爻

  你现在说的是经卦、也就是三爻卦。常说的八卦就是这个概念?     但是0252六十四卦才是真正成象的卦,我们叫做重卦、也就是六爻卦   一般六爻卦中的乾为天卦我们也简称乾卦,大门凹进去风水

乾卦的卦序

  乾为天(乾卦)(the Qian Diagram)刚健中正乾卦在八宫卦属乾宫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6905以自强不息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乾下乾上)、大门凹进型房子风水

易经里面如何去学习乾卦?

  [编辑本段]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一卦乾为天(乾卦)(the Qian Diagram)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天行健。君子8571以自强不息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 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 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大门前一条河风水

高分求一篇《周易》论文

  易学思维的场态思考   学易以首重法道、法大于技,法不明则道不明,道不明则艺不高,随着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总结!我的易学思维在不断地得到净化和提高!回首学易数年。酸甜苦辣俱全!自入佛道心情豁然开朗、在持戒修行的过程中对易道进行了反思!可以说借助佛法的加持重新反思易道,有很多常思不解的难题竞迎刃而解!心中甚喜之、坦白倾出道与众易友!渴望与众易友同气相求易、道共鸣、同时也真诚希望广大易学爱好者广思集益不加保守地携手共创易魂之未来、   我认为易学的思维有其共性,但我学易多年的最大体会是必须符合易理?易理在常人眼中抑乎其神!实际上易理的原则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脱离生活道理而学易始终不得真谛,易云:“法于阴阳,合于数术”,阴阳二字0016遍书尽存,可我们却恰恰忽视了阴阳二字、对阴阳的理解却各人不同。“法外无法”说的便是阴阳!它是易数1843的根基,“法无定法”的原则是建立7027在“法外无法”的基础之上的?道理皆知,但具体应用却将阴阳二字1139抛之脑后,导致实作中断测不够完美,缺陷多多、这些问题的出现并非是你的技术问题、而是你的8793方法错误、因为忽视了阴阳道理的存在。你的断测绝对不会圆满?因为缺乏阴阳的法则?在断测中你的断测法则只会达到两者缺一,非阴即阳!出发点已经欠缺。断出来的事当然就会有所欠缺了!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为什么说天人合一的思想符合天道人道地道呢、这便会引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个1968大太极?而这个大太极是由无数个小太极组成,而小太极必须服从大太极、两者处于相互对立而统一的层次、“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无极世界是混沌世界!是空无的世界。它是宇宙形成的重要条件、纯阴不生、纯阳不长。没有矛盾、社会就不会发展、也就3129没有宇宙万物的生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发展是建立在阴阳理数之上的、二者缺一不可。这是我对阴阳的理解、我想大家好对阴阳有个正确的理解,那么易学中的很多难题就会解决!因为熟悉阴阳的真义可以改变你的易学观念。尤其是那些自认为正确的观念。而正确的观念可以使你6383的易学水平有一个飞跃式的提高?这样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一个问题提出的同时!它的答案也同时显现!即天人合一!只是因为每个人的悟点不同而导致结论不同或不够完整、所以说大家切勿乱钻牛角,一味沉迷于对技法的掌握上!只要理通。法自然无限。希望大家对阴阳共存的观点有个新的认识!能识破易理天机、达到破迷通神。见象说事易如反掌、法大于技是说法理通,技无穷,所有的技法来源于对法理的认识。法理的结果只有一条,或正确或错误。只要是正确的!那么所有技法的结论也应当是与这相吻合的,法理支配着技法。断卦成功的因素很多、我认为起卦的方式也非常重要!总结过去失误的例子发现很大原因在于起卦的模糊性,这里所说的起卦并非是很具体4909的方式、而是说它的场态性、直观性。随机性。断卦不可犹豫!起卦也是同样如此、起卦的方法很多,熟练地掌握各种起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但起卦时一定要直观、一定要随意、必须对自己的第一感觉予以肯定!当你犹豫之时!宇宙瞬间定位的场态已变!信息灵点已变!而更重要5696的是你的思维里已掺入主观思想,信息场已加入主观因素!易经云:“唯其时务也”、主观因素的介入。已将信息场态打乱、太极思维点已然不明,思维状态达不到纯净洁微、断测的结论自然有误。易经的道理就是讲的时空关系学!主观因素的介入已将时空统一点分离,断测时对应点已经错位,错之又错是情理之中的。一8924定要把握好吉凶乎动的窍机!纵然起卦错误也可错卦错断、学易之人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反思?一定要总结过去的成败经验!成功可以继续进行进一步的精简提炼、而失败的原因绝对不能姑息养奸,随时要把影响正确思维的不良因素剔除!起卦是基础、对应点失误满盘皆输?实4392际上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起卦习惯及方法也很不易、但思维上必须抓住根本。那就是吉凶的信息它有一个瞬间性?也就是时空网络交叉点。只有正确而及时地抓住这个点、你才可以破译这个时空网络的全部信息!。大门前山势风水周易乾卦的论文

求一篇周易论文·是要有关于周易六十四卦中任意一卦的。帮帮忙啊!有高分答谢的、最好是3000字左右。

  浅析《周易》的尚中思想[内容摘要]:儒家向来崇4708尚中庸之道!而如其8280它众多儒家经典一样!《周易》中也有丰富的崇尚“中”的思想,本3262文从中爻位。中正和时中三方面进行阐述《周易》的尚中思想、[关键词]: 中,位。刚柔,时在《周易》里,尚中思想被置于最高位置。夬卦九五爻辞曰:“苋陆夬夬中行,无咎。”“中行”指九1507五爻居于上卦中位、行中道!所以无咎、所以“中”是《周易》的至上追求。劳思光说:“就‘中’观念讲、则是与‘变化’观念相配者!就各状态(无论是人生历程或宇9844宙历程)之相续而论?有变化观念出现。但分别就每一状态论。则每一状态中又皆有一个可供选择之“中”!与‘变化’观念比观。‘中’观念即含有‘变中不变’之义。盖无论各状态如何变易不息、每一状态中皆有‘中’在、此‘中’被视为得正、故为‘吉’、[①]《周易》对“中”的理解,与孔、孟,《中庸》在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中”的本意不是折中。而是“无过无不4106及”之“中”,而这个是否过或5813不及的标准。就是天地万物自然的理则。就是天道、而儒家向来讲求推天道以尽人事,所以遵循天道,尚中守中!便是人道!在《周易》里、无时无刻步体现尚中的思想。9791得中则正的中爻中爻、即处于中位的爻?中位的说法。首先是由《易传·彖传》提出来的。它在解8168释《易经》时,以爻象在全卦象中所处的地位来说明卦爻辞的意义!从而创立3152的当位。应位、中位等爻位说,并被《易传》中的4554《象传》,《系辞传》所采用,而中位!9913就是指六爻中的二!五两个爻位、二居下卦之中、五居上卦之中。居于这两个位的爻象被称为中爻。《彖传》认为,中则无不正!故中又称为中正!正中、中行。中道,中正!便是无过,无不及,无偏无邪的恰好的状态。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中爻5592往往都是吉的!而“中”又有“刚中”与“柔中”之分。凡阳爻居中位。表征“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则表征“柔中”之德!如巽卦《彖》曰:“刚巽乎中正而志行!”九二《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九五《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比卦《彖》曰:“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九五《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解卦《彖》曰:“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正因为此。爻辞通例!二五两爻大多皆吉?即便是在凶卦之中、二五两爻依然较好!比如升卦《彖》曰:“刚中而应、是以大‘亨’”,就是九二爻以刚中而应六五爻柔中、相应则相得!九二可以上升而亨通。这种有应可以亨通、正与0011应位原则相符,但是九二是阳爻6064居阴位,六五是阴爻却居于阳位!按当位原则、它们都不当位。应该是凶、然而它们居中、彼此相应。所以吉。亨通!所以。即使不当位、只要居于中位!也是无咎,吉的、再如《6517彖传》释噬嗑卦:“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柔得中”指六五爻!它以阴柔居阳位!不当位!而且与六二阴柔也无应、但它居于上卦的中位,所以有利于断狱、而蒙卦九二!六五爻以阳爻处阴位。阴爻处阳位分别居下!上体之中,虽不当位、但因其为4664刚柔得中之象。故其《彖》曰:“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再如睽卦其《彖》曰:“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1601”而其九二刚爻居阴位,六五爻却是以阴爻居阳位。二爻皆失位、但皆得中。得中即不失道!王弼在此注:“处睽失位,将无所安……虽失其位、未失道也。”[②]可见。6409在《周易》那里?“中德”要优于“正德”、也就是说如果一爻居中位!但不当位!亦没有大碍!同时!如果阴阳爻既当位又得中即处于中正之位。则更是《周易》所极力推崇的!在《易传》对《周易》古经的阐释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中正”一词、如乾卦九五爻以阳爻处中位且阳位。即中正之位,阳爻符示刚健之德!故其《文言传》曰:“大0825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同人卦二五两爻柔刚得位得中!其《彖》曰:“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需卦九五爻3377以刚爻居上卦的中位。得中且正,是最为尊贵的天子之位。所以其《彖》曰:“位乎天位。以正中也,”由此看来,《周易》是主“中”的。但是!如果既能处中又能刚柔当位,自然是更加吉祥亨通。刚柔并济的中正之道天地万物皆有阴0848阳错杂构成、贲卦《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周易》中,阴阳以刚柔体现于人事之中、如邵雍称:“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③]《说卦》曰:4271“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0524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设六爻以效4021三才之动、故六画而成卦也、六位!爻所处之位也、二、四为阴。三!五为阳,故曰‘分阴分阳’。六爻升降!或柔或刚,故曰‘迭用柔刚’也、”这即是说圣人作《周易》是顺合万物的性质和自然的变化规律的!确立天的道理为“阴”和“阳”两方面!确立地的道理有“柔”和“刚”!人的道理有“仁”和“义”,天地人统称“三才”、又各自包含着两个方面、即“三才0267两体”?是卦爻的基本元素,交错成八卦,八卦组合又成二十四卦、所以!仁义的德性在《周易》中就具体表现为刚和柔!就这一段。孔颖达正义注疏:“‘立人之道’至‘成章’!正义曰:天地既立!人生其间。立人之道,有二种之性,曰爱惠之仁!与断刮之义也。既备三才之道。而皆两之。作《易》本顺此道理!须六画成卦。故作《易》者!因而重之。使六画而成卦也。六画所处,有其六位!分二!四为阴位、三,五为阳位、迭用六!八之柔爻,七!九4549之刚爻而来居之!故作《易》者分布六位而成爻卦之文章也!注‘二四’至为‘阳者’。正义曰:‘二。四为阴,三,五为阳’者,王辅嗣以为初、上无阴阳定位,此注用王3490之说也!”[④]和阴阳一样!刚柔是一对矛盾!却是有具体内容而不是抽象的矛盾,它们对立统一不可分离,易学家认为。中爻是阴阳堆里两极相逢并相互作用的中界限。王弼在注乾卦彖词“保合大和”时说:“不和而刚暴”、[⑤]即是说!乾道阳刚则要急5614迫的变化,其结果必然发展到它的反面!使自身难以存在!再如妒卦,《彖》曰:“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九五《7355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此卦一柔五刚,九五刚中得位,孔颖达疏:“若刚遇中正之柔!男得幽贞之女、则天下人伦之化乃得大行也、”而同人卦二五爻分别柔居位、《彖》曰:“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刚柔并济在《周易》中还集中体现为“交感”的观念,如果上下卦所代表的的对象和其实际位置相悖,就会出现互换转化。力求赢得顺承交感。泰卦《象》曰:“天地交,泰!”此卦上卦为坤下卦为乾。与天上地7284下的实际位置相悖,所以、上下卦在互逆中产生交感、刚由下而上。由顺而乘。柔由上而下、由乘而顺,再入豫卦《彖》曰0579:“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在刚和柔的互逆中,刚柔交感,从而达到顺达人情臻和天意,“时中”的中节之道在《周易》里,“中”并非是抽象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处于流变状态之中,于是这里就涉及到了《周易》一个重要的观念即“时”,在《周易》看来,每个人都是处于大宇宙生生不息之流转!社会人生无穷之变迁的背景之下、宇宙及社会的时!空!物三要素结合起来对人构成了“遇”的意义。既然宇宙万有都是一种“时”的存在。它们的变化都是在特定的“时”之下的,那么,作为万事万物最佳呈现状态的“中”亦是“时之中”。因此、对人而言。人们在当下所居之人文分位上,要想达到“中”、就必须秉持“时”的理念,做到如艮卦《彖传》所说的“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使自身刚健奋勉、既要契合于每一时点或时段,又能偕时不断向前推进!才能“其道光明”、所以乾卦九三爻《文言》有云:“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只有应时行其刚健奋7757勉的大有为精神,并随时通权达变、才能达到“中”的境界、那么“时”又如何在《周易》中落实于人事,乾卦《彖》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而《说卦》曰:“易六位而成章、”由此可知!在《周易》里。可以把六十四卦看作宇宙间六十四种时间状态的表征、而每一卦中的六个爻!便看成是呈显该卦时间动态意义的六个相连续的单位、而周易中的每一卦都处于1802生生不息的变易之中、所以每一卦也都代表一个具体的情景、比如《屯》代表屯难之世!在这种时候!君子应该建功立业,《遁》象征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时。君子见此,应该远离小人等等,所以每一卦都有其时,也就是每一卦整体所体6931现出的具体情景。爻处于具体的卦中,其材质刚柔不同。所居的位不同!其吉凶悔吝也就不相同!所以卦吉!爻未必吉。卦凶!爻亦未必凶!但总的来说。顺时则吉,逆则凶、前文已说。“中”并非掐去两端独取中间!而是变通趋时、随时而应随时而动!所以随卦《彖》曰:“随时之义大矣哉!”而《周易》对能够“时中”的理想的圣人人格亦有所阐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2910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⑥]可见。“大人”作为理想人格的代言,唯其能够把握天道之恒常,因时而动,才可以时刻持守中正之道!才能彰显出其光明伟岸之中正人格。而“时中”也是朱熹所一直强调的,在《语类·卷六十七》中记载了多段他对此问题的看法:“如‘君子而时中’?则是‘中无不正’。若君子有时不中?即‘正未必中’、盖‘正’是骨子好了、而所事4569有未恰好处,故未必‘中’也!”所以朱熹进而引申!“时中”不能光指形式上的“中”、更需要在实际的人事运用中!也能做到义理上的“恰到好处”!“斟酌得宜”。“无不当理”。他曾举例说明:“凡事先理会得正、方到得中。若不正。更理会甚中,……‘中重于正?正不必中、’一件物事自以为正、却有不中在,且如饥渴饮食是正,若过些子,便非中节,中节处乃中也,责善!正也,父子之间则不中!”而朱熹所讲的中节,也并非是节制!而是维8218护事物相对的动态平衡和最优适度,由此可以看出,尚中思想体现于《周易》的时、位之上!蕴含于经传系辞的方方面面中。揭示了事物最佳的存在和运动的方式!其内涵精蕴丰富,本文寥寥数千字难尽其义,〕。仅以有限的材料与所知!作浅微的分析、!大门前有坟地好吗





周易乾卦的论文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